<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西 行 随 笔</b></p><p class="ql-block"> <b>文/陶瑞钢</b></p><p class="ql-block"><b> 摄影/陶瑞钢</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边 城 三 日</b> <b> </b></p><p class="ql-block"> 展开中国旅游交通地图,在西北方向有几个不起眼的城市,格尔木、茫崖、若羌。对于不开车的人来说,可能会一晃而过,不会引起更多注意,但,这几个城市对那些自驾进出新疆、青藏的人们,那简直是太重要了。他们会反复研究,诸如,几天能抵达,是省道、国道还是高速,在那里住还是不住,住几天,那里的气候如何,等等。因为,我在这些年自驾进出青藏、新疆都反复途经过这些地方,并领略到它们作为大西北交通要冲的重要性。这次我们自驾游南疆,就是从格尔木、茫崖在若羌进入南疆的。</p><p class="ql-block"> 格尔木,作为青藏、新疆、甘肃的交通枢纽,是西北的战略重镇,大家对此都不陌生,也是多次自驾来往的过客。我非常喜欢这座美丽的城市,每次来到这里,心中都会有一种身处塞外边城之感。这次来这里多了一段小插曲,同行朋友的一个亲戚是老格尔木,在这里作东道主,热情邀请我们去了一家老字号烤羊肉店,并带来了几个外省落脚格尔木的朋友来陪我们。作为格尔木的烧烤名店,确实名不虚传,平生从未品尝过如此多的烧烤作法,以及如此美味的烤羊大餐。只是有一道烤羊鞭让女士们有点尴尬,老爷们似乎不介意,也不客气,有人一边吃一边还不忘嬉皮笑脸地调侃,“吃啥子补啥子”,接着,你一串我一串地很快就把一大盘撸得精光。美味佳肴加本地精酿枸杞酒佐餐,好不快乐。主、客有军旅生涯者,畅叙战友情;我妻老康也与其陪客中的河南老乡聊得甚欢,大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烧烤的温度加酒后激情澎湃,老爷们红光满面,女人们也兴高采烈,主、客街边惜别,多有酒后缠绵之语。在回酒店的路上,老爷们接踵摩肩,一路神侃,女人们嘻嘻哈哈散漫地排街。回到酒店,一宿无语。</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四台车又出发了,从格尔木前往“中国最孤独的城市”茫崖。我们沿“西和高速”(即青海西宁至新疆和田),往西北方向前行,从手机导航看,全程452公里,全程需5小时10分。当然,导航显示的数字是死的,人驾驶的车是活的,在西域的戈壁沙漠中行驶,正是激情释放的时刻,一行人或许正是奔着这生命禁区而来的。戈壁沙漠中的公路是非常独特的,黑黑的柏油路通到天边,直到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没有转弯抹角,没有乡村人家,没有鸡鸣犬吠,唯有这条像上帝之手划出的这条笔直的黑线,给这片犹如火星上的荒凉之地带来了人驾驶的汽车,这或许就是这里唯一的生命迹象。很难想象,当年这条火星之路的筑路情景,人只有身处这茫茫大漠中才会去悟,人是多么渺小,而征服者又是多么伟大!</p><p class="ql-block"> 在大漠中驾车,人会产生一种怪异的感觉,在脑海里时不时地会掠过孤独、渺小、无助、死亡,这些抽象而虚幻的概念,如果说还会闪现几分生动的画面,那可能就是《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师徒在这里缉妖擒魔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大漠之路虽然遥远,但总有尽头。在离茫崖不远的地方,我们看见了一片比蓝天还更蓝的颜色,那是高原上的咸水湖泊---翡翠湖,她没有我们南方湖泊那样的婀娜多姿,妩媚动人,更没有杨柳依依相伴,而她给人的感觉是圣洁而高贵,多美的湖泊啊!</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公路两边的旷野上出现了很多像螳臂形状的打油井的机械,这些打井机都刷成红色,与远处零零散散身穿红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人在沙漠中特别耀眼,再看路牌上标出的茫崖距离,我们到茫崖了。</p><p class="ql-block"> 青海省的茫崖市,总面积4.9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北京市的面积,然而,2024年统计,常住人口包括流动人口也只有1.8万余人,也就是说,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由于石油工业和矿产资源,同年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多元,如果按人均61.3万元人民币计算,茫崖是我国最富有的城市。茫崖平均海拔3000多米,因极端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被称为“中国最孤独的城市”,其被阿尔金、罗布泊、可可西里三大无人区及柴达木盆地包围,距离最近的城市若羌县也超过250公里,加之,俄博梁雅丹地貌等独特景观,以及高原气候,使之显得格外神秘。</p> <p class="ql-block"> 车开进茫崖市区已是下午,想看看市容,但似乎一眼就可以把茫崖看穿。街道很少,楼房也不高,很冷清,几乎没见到行人,我们住的是一家民俗酒店,就在市政府对面的一片民居小院里。说是民俗酒店,实际上是当地老百姓用自己的民居小院改造而成,一切都是自助,更没有酒店服务。好在一行的女人都是巧妇,晚餐是丰富的,有家乡的名菜冷吃牛肉、冷吃兎,加上一大把焦花生,这就足以让这些司机老爷们儿喜笑言开,推杯换盏。饭、菜都是自带的电饭煲的杰作,一切都是家乡的味道。酒醉饭饱,一群人闹着要去逛街。沿着漆黑的小道往外走,穿过了一片筑有高墙的民居庭院,沿着一排排高高的白桦树簇拥着的一条小公路,不到十分钟就走到了市政府,一条不像街的街黑灯瞎火的,再想往前走,一阵冷风吹得大家打冷颤,有人说,“回去”,没有一个人反对,而且回程大家都走得很急,没有路灯,只有借助市政府那边的街灯的余光,一路摸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了住地。这让我想起七十年代末期的大学校园,我们班上有位从少数民族边远县城考进大学的小同学,同学们对那个县不熟悉,问他你们的县城有多大?他愣了一下,似乎想说得尽可能形象点:“抽支烟走来回”。后来,同学们常拿这句话来打趣他。这就是我体验中的茫崖之夜。</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差,越往西行,天亮得越晚。茫崖还在夜幕中,有人就发动汽车出发了。我们也不慌,胡乱地吃了点自备早餐,收拾好行李走出院子,感觉人有点晕乎乎的,身处高原程度不同的都有点高反,高高的路灯投下的昏暗灯光,模糊地映出我那台白色三菱欧兰德修长流线的轮廓,我们的车是最后出发的,车灯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小心翼翼地驶出坑坑洼洼的小路,穿过那片白桦林驶入大道。</p><p class="ql-block"> 今天茫崖到若羌的行程,导航显示是358公里,需4个半小时。我在行前功课中早已关注着这段让人热血沸腾的行程。我们的车咆哮着在犹如天外星球的陌生地域前行,翻过阿尔金山,穿过塔里木盆地,经巴什库尔干、罗布泊、米兰抵若羌。最让人震撼的是那茫茫的戈壁沙漠,这是大自然演绎过程的奇迹,它是用来测试人类进化的考场。但我沿途看见了那些在这里的石油采输设施和石油工人,在米兰,我还看见新疆建设兵团36团的标志,这些勇士是大漠的征服者,他们是英雄!</p> <p class="ql-block"> 若羌,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进入南疆的门户,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里也是蒙、汉、维等15个民族聚居之地。若羌也是全国辖区最大的县,相当于两个江苏省或浙江省。我最早对若羌的神交是楼兰古城遗址,以及那让人嘴馋的红枣。</p><p class="ql-block"> 入住若羌酒店后,第一件事是安排时间去看若羌博物馆,由于楼兰遗址离县城很远,而且遗址考察是很专业的工作,我们就放弃了。说起新疆,人们爱说:“新疆是个好地方”,“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没去过喀什就等于没去过新疆”。今天,我们就是从有着近四千年楼兰文明的若羌进入南疆的,我们的目的地是喀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