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漫游之二一一徐家汇天主堂

陆亿春

<p class="ql-block">离开徐家汇书院,我们来到了一墙之隔的徐家汇天主堂。</p><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堂的前身为1847年建的耶稣会圣依纳爵教堂。后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建,在1910年竣工。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它建筑面积6700平米,使用面私2670平米。钟塔高56.6米,尖顶十字架高31米。在1920年前,曾为上海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俩在教堂前草坪上留影。</p><p class="ql-block">据说好多去欧州旅游的客人,去教堂参观是必选项之一。今天我们就在家门口参观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徐家汇天主堂,岂不美哉!</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堂目前对外开放,平时参观者不多,现恰逢国庆长假,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夫人在教堂进口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俩进入大厅后,拍摄的大厅左边景像。</p> <p class="ql-block">由于参观者众多,面对祭台的正中两排都被用绳子围起来了,参观者沿着边排与中间排间的过道排队依次向前参观。</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左边过道拍摄的祭台景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正面拍摄的祭台与正中两排座椅景像。</p><p class="ql-block">粗略估算一下,大厅大约可容纳3000多人同时听讲或做弥撒,这里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后面拍摄的祭台前方景像。</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厅左边的挂图与大窗彩绘玻璃,上面全是天主教教义里面的故事与传说。只是对天主教我们是门外汉,看不懂讲的是啥内容,只觉得画得精美绝伦,非常好看。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大厅右边的挂图和彩绘大窗。</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厅最上层左右两边的彩绘玻璃,也全是天主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祭台的后面有一幅“徐光启和利玛窦的画像”。</p><p class="ql-block">利玛窦是意大利人,和徐光启是同时代人,他们两人相遇后,共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大厅穹顶。</p> <p class="ql-block">从各个角度拍摄的庄严肃穆的祭台景像。</p> <p class="ql-block">中间站立者是耶稣吗?</p> <p class="ql-block">以前只知道有“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次大开眼界了,居然还有“耶稣牧羊”的故事。苏武和耶稣几乎是同时代人,都是公元前4~100年的人,都出现了牧羊的故事,这正是东西方文化历史惊人的巧合。</p><p class="ql-block">不过我猜想“苏武牧羊”是真实的历史,而“耶稣牧羊”只是一种信义上的寓意罢了。不知对否?请各位指正!</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耶稣受难,被钉于十字架上。</p><p class="ql-block">曾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耶稣的裹屍布尚被保存着,不知真假。</p> <p class="ql-block">从出口出来,拍了几张教堂外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的草坪一角,圣母玛利亚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这组雕塑中三位不知是何人?天父、圣母和圣子耶稣?</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堂旁还有一个楼,是教堂的办公大楼,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教堂,有一群孩子在老师带领下在写生,画得还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能在家门口参观这么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艺术的瑰宝,真是荣幸得很!虽是走马看花,还是颇有收获的!</p><p class="ql-block">即将告别教堂,再留下一张纪念照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