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阳光穿过窗棂,洒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为这方讲台悄然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辉。2025年10月8日上午,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齐聚综合楼二楼多媒体教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内赛课正悄然拉开帷幕。没有山川湖海的壮阔气象,却有思维激荡的无声惊雷;不见古迹斑驳的历史尘烟,却有教育薪火的深沉回响。这里,是知识流淌的现场,更是心灵与思想相遇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 徐凤婕、刘登林、陈晓斌、赵祥四位小学数学教师依次登台,先说课,再授课。他们或沉稳内敛,或激情澎湃,粉笔与电子屏交相辉映,板书与课件相融共生。我看见他们在黑板前踱步讲解的身影,听见逻辑推演中思维拔节的声响;也看见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伏案疾书的侧影。绿色桌面整齐延展,墙上“动手动脑 好学善思”的横幅静静悬挂,如一句低语,贯穿课堂的呼吸,唤醒每一颗求知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黑板上,公式如诗行般铺展;桌角边,学具安静守候;投影屏流转着图形的变幻,电子白板切换出思维的路径。每一节课都是一段独特的教学叙事,却共同指向同一个深意: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唤醒沉睡的思考,是师生携手共赴的一场智慧之旅。在这里,数字有了温度,符号有了生命,课堂成了思想碰撞的原野。</p> <p class="ql-block"> 讲台上,教师的手势坚定而富有指引;课桌间,孩子们的目光清澈而充满探寻。那一刻,静坐于课堂一隅,我仿佛听见了思想如溪流般汩汩流淌的声音——那是逻辑的节奏,是好奇的跃动,更是心灵与心灵之间最深的共鸣。原来,一堂课的精彩,不在于完美无瑕的流程,而在于那些瞬间的顿悟、眼神的交汇、思维的碰撞,以及无声中悄然生长的理解与感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