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病(原创)

曹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越来越觉得,如果营养可以抵抗疾病,那么营养素可能就是治病的药。营养素就是食物中那些蛋白质、维生素、矿物顶等等营养成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是这样的。我老伴腿麻痛已经很久了,去看过几回门诊后,就觉得老了就该这样。终于有一天忍不住还是去了某医院住院检查。抽了血、查了骨密度和核磁共振,没大问题。随后上针灸上膏药,没感觉。后来医生说腿麻痛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可以试试打针治疗,每针700元。钱倒不多,试试一说,让人心生犹豫。医生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可随时出院。出院时医生开了点膏药,开了点甲钴胺片。膏药之前用过很多,甲钴胺片以前没吃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家后药膏被我们放在了一边。每日按时服甲钴胺片,服用了大半周后,腿麻明显有了改善。服一个月后,腿痛也有所好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很好奇,这药片很便宜,还这么灵?一查,甲钴胺片就是版本不同的维生素B12。两者都是神经的“修复师”,还可以解决部分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找回丢失的记忆”。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名称前面多一个“甲”字,当然有区别,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两者即是米和饭的关系——甲钴胺片的吸收不需要经过肝脏的加工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番学习与琢磨后我也搞明白了:我们老年人普遍胃萎缩,胃酸减少影响吸收,很容易身体缺乏维生素B12,包括胃口不好偏素食者,最终容易导制了神经缺失营养而神经病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事也使得我对维生素B12有所感悟:当一个人身体不缺维B12时,维B12是营养;当一个人身体缺少维B12时,维生素B12就是“药”。维生素B12如此,其他营养素也大抵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见证了一个事实,营养或者说营养素不仅可以治病,同时具有最经济最少副作用最舒服的治病特点。不过遗憾的是,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在传统临床医学实践中,营养或者说营养素只是支持和辅助的角色,按照专业术语讲,不是一线的治疗,甚至不算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仍坚持我的想法:缺某种营养素,某种营养素就可以当药吃,营养治本,这应该不是我的妄想。《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曾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存在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国人缺营养吗?是的,当前中国居民普遍存在营养缺乏问题,主要表现为‌隐性饥饿‌(机体缺乏某些必需维生素或矿物质但表面无明显症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叶酸‌:</p><p class="ql-block">2024年有研究显示,仅3.3%的中国成人叶酸摄入达标(≥400微克/天),96.7%人群叶酸不足。叶酸缺乏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p><p class="ql-block">‌比如维生素B2‌:</p><p class="ql-block">84.2%中国成人维生素B2摄入不足,表现为口角炎、皮肤问题及能量代谢障碍。 ‌</p><p class="ql-block">‌比如钙、铁、锌等矿物质‌:</p><p class="ql-block">《全球营养报告》指出,中国学龄前儿童及育龄妇女存在普遍的钙、铁、锌缺乏问题,影响骨骼健康和生殖功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p><p class="ql-block">‌1,饮食结构失衡‌:蔬果、粗粮摄入不足,精制米面、速食产品导致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大量流失。 ‌</p><p class="ql-block">‌2,土地营养密度下降‌:化肥使用导致土壤微量元素流失,农作物营养价值降低。 ‌</p><p class="ql-block">‌3,加工食品依赖‌:过度加工食品造成60%-80%的B族维生素破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灾害年生人。小时候生不逢时营养没跟上,得过夜盲症。我至今记得当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大瓶鱼肝油,每次吃的时候用汤匙伸进瓶里费力地弄出来,鱼肝油很稠很亮很甜,有浓浓的鱼腥味。吃着吃着没过多久晚上我就能看得见路了。</p><p class="ql-block">其实,如果日常多吃些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包括蛋奶就用不着买鱼肝油吃。我妈说那鱼肝油好贵。日常的胡萝卜素多见于红色、黄色的蔬果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从父辈吃“饱”的时代,跨越过了吃“好”的时代,今天进入到了吃“对”的时代。在污染的环境下,好多病是吃出来的,那么好多病同样可以“吃回去”。问题是要吃得对,要对症吃,要相信营养素队伍里的“白大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提出了一整套医疗改革计划,要求“未来的医生,不仅会开药,还能通过筛查饮食相关疾病,与营养专家合作,开出基于饮食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养素,营养与治病是有待深耕的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养素的正负作用与神奇力量远未被人类充分理解,有待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现有的营养学应该发展成为自成系体写进医疗指南的营养医学。同时,营养能治病甚至引导未病,应该普及教育,人人学会思考。就比如说,日常说的营养素能提高免疫力,但营养素是不是越多越好,免疫力过犹不及能不能产生过敏效应和免疫自我攻击。另一方面,强调营养治病,也让医生和患者在手术刀以及物理治疗之外有更多选择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手术刀,我以为,手术治疗象是给着火的房子灭火,而营养素治病更象是给修理的房子添砖加瓦。两者不可偏废。我只想说,营养素治病是最温柔维护我们健康的手段。营养素的到来与营养的过程像春天的雨,润物细无声,一直在默默无闻的低调的修复着你和我的身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一个医学门外汉说了太多,望美友批评指正。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8日于重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