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紫竹院公园<br> 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座AAAA级自然式山水园林,以竹文化为核心特色,拥有筠石苑、江南竹韵、八宜轩、跨海征东、福荫紫竹院行宫等主要景点,全园占地45.73公顷,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布局为“三湖两岛一堤”,免费开放。<br><br>历史背景与特色<br> 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清代皇家行宫建筑群“福荫紫竹院”而得名,融合江南园林精巧设计与北方山水格局,以竹造景,栽植百余品种竹类,形成“竹韵江南”独特气质。</h3> <h3>园区布局<br> 紫竹院公园,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的基本格局。造景求其自然,中部青莲岛上有“八宜轩”、“竹韵景石”;明月岛上有“问月楼”、“箫声醉月”;西部有“福荫紫竹院”、“跨海东征”、“紫竹垂钓”;南部有“澄碧山房”及儿童乐园;长河北部是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筠石苑”,有“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静”、“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等景观。</h3> <h3><br><br><br>主要景点<br>筠石苑<br> 筠石苑位于紫竹院公园长河以北,是一处以欣赏松、竹、石为风景的中苑。有清凉罨秀、别有洞天、友贤山馆、斑竹麓、绿云轩、知弈庐、聆涛亭、梅台等景点。<br><br>江南竹韵<br> 江南竹韵位于紫竹院公园长河北岸,是一处以竹石造景的“沉园”。门外景石刻字点题,门内笋石矗立。有“三友听泉”、“巴山凝翠”、“汶上风篁”等景观。<br><br>八宜轩<br> 八宜轩位于紫竹院公园青莲岛上。前临荷塘,背依竹林, 有“竹韵景石”刻字。轩前石板铺地。<br><br>箫声醉月<br> 箫声醉月位于紫竹院公园明月岛上,有得月轩、步月廊和玉女弄箫雕塑等景点。轩前为醉红坡,轩两侧竹径可通,东为荷花渡,西为问月楼。<br><br>跨海东征雕塑<br> 跨海东征雕塑是一组以中国象棋文化为底蕴的园林雕塑。在松岗梅竹环绕中,以放大的立体棋局为中心,周围配以其他七个小型平面棋局及棋盘,旨在弘扬象棋文化。<br><br>福荫紫竹院<br> 福荫紫竹院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侧,是始建于明代的庙宇。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行扩建成为万寿寺下院。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紫竹院开挖湖泡,修建码头、船坞、行宫。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2014年,经过修缮后的福荫紫竹院正式向游客开放,进行各类文化展示。</h3> <h3><br>历史沿革<br> 1953年8月13日,紫竹院还湖工程竣工。公园进行规划,定为野景公园开始绿化建设。<br> 1958年11月17日,紫竹院公园管理处成立。<br> 1964年12月20日,紫竹院公园滑冰场对外开放。<br> 1979年11月,紫竹院公园新建游船码头竣工。<br> 1981年4月30日,紫竹院公园揽翠亭改建工程竣工。<br> 1985年7月14日,紫竹院公园荷花渡景区改造完成。<br> 1986年9月,紫竹院公园筠石苑(即竹景园)、紫竹垂钓景区、澄碧山房景区竣工。<br> 1991年6月,紫竹院公园江南竹韵景区破土动工。<br> 1992年8月,紫竹院公园江南竹韵景区建成。<br> 1994年6月18日,紫竹院公园跨海东征雕塑工程竣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