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825.10.08抓住了国庆假期的尾巴与两个女儿和大姑爷子还有两个外孙女一起去爬长春净月的“大顶子山”。重走长征路!让我的两个外孙女体验革命先辈乐于</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七律·重走长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闲云野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心潮万里赴雄关,脚下犹然是雪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草地铁流凝碧血,云崖星火照苍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当年烽烟今安在?化作春风绿故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一曲浩歌传后世,长教肝胆映人间</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大顶子山是长春市城区最高点,海拔 407 米,属于长春市区东南部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大黑山系,为侏罗纪死火山,岩石为花岗岩、安山岩等,久经侵蚀,已成浑圆状。大顶子山广布森林,郁郁葱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大顶子山位于吉林的广袤大地上,是春天登山探秘的绝佳之地。每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大顶子山也换上了新装,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长征的时间起点是1934年10月10日,地点是江西瑞金;终点是1936年10月22日,地点是甘肃会宁。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为了摆脱包围和追击,被迫实施了战略性转移,进行了长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湘江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具体来说,这场战役发生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这期间,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五昼夜的苦战。最终,红军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然而,红军在这场战役中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遵义会议 :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 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军委干部团接到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在金沙江边找到一条敌军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船,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一条破船。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渡到北岸。敌人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红军突然袭击,一举控制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5条船,动员36名艄公。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也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在长征中曾是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一营营长,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从而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红军强渡大渡河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的具体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这一天,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成功强渡大渡河,然后沿大渡河左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成功夺取了泸定桥。这场战役是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发生的,当时红军面临着敌人的追捕和封锁,泸定桥成为了红军北上的重要通道。红军战士们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展现了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终取得了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夹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夹金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懋功会师: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李先念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胜利会师。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翻越夹金山,到达懋功县达维镇。13日,红一、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进驻懋功。14日举行联欢会。同日,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抵达达维镇,当晚一、四方面军举行庆祝会师大会,毛泽东和其他领导出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激战腊子口: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腊子口战役发生于1935年9月,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与国民党军队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役地点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境内的腊子口,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国民党军队在此重兵把守,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面对敌人的重重封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指战员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服腊子口的征途。</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口宽约30米,周围是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两个悬崖绝壁间夹着一道窄窄的山沟向上延伸,两边绝壁峭立。山中一道河水急流而下,隘口处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横跨于两岸陡壁之上,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激战腊子口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关键一战,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为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展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宁会师: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会宁会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延安: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七律·重走长征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心潮万里赴雄关,脚下犹然是雪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草地铁流凝碧血,云崖星火照苍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当年烽烟今安在?化作春风绿故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一曲浩歌传后世,长教肝胆映人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