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3日,二十余名原始点健康志业爱好者齐聚一堂,在灵山基金会总部开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场融合《内经》智慧的原始点新手法培训。在理论与实操的碰撞中,解锁了原始点疗法的全新技能密码。此次培训主讲老师是我们灵山志工健康志业团队的老朋友施学长。</span></p> <p class="ql-block">培训开篇,施学长便以《黄帝内经·调经论》中“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为引,将原始点疗法的核心与中医“调和气血”的理念紧密相连。“原始点的痛点,实则是经气不畅的信号,正如《内经》所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新手法的升级,正是为了更精准地疏通这些‘气血通道’。</p><p class="ql-block">黄帝问道:我听《刺法》上说,病属有余的用泻法,不足的用补法。但怎样是有余,怎样是不足呢?</p><p class="ql-block">岐伯回答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不足的也有五种,你要问的是哪一种呢?</p><p class="ql-block">黄帝说:我希望你能全部讲给我听。</p><p class="ql-block">岐伯说:神有有余,有不足;气有有余,有不足;血有有余,有不足;形有有余,有不足;志有有余,有不足。这些共计十种,它们的气各不相同。</p><p class="ql-block">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而发生百病。但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先生说病属有余的有五种,病属不足的也有五种,是怎样发生的呢?</p><p class="ql-block">岐伯说:五种有余不足,都是生于五脏。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由五脏所藏之神、气、血、肉、志,组成了人的形体。但必须保持志意通达,内与骨髓联系,始能使身形与五脏成为一个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都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诊断和治疗均以经脉为依据。</p><p class="ql-block">黄帝问:神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是怎样的呢?</p><p class="ql-block">岐伯说:神有余就会笑个不停,神不足则会悲伤。若血气没有并聚,五脏安定,邪气侵袭人体,仅出现寒栗起于毫毛的症状,还没有进入经络,这叫做神病的轻症。</p><p class="ql-block">黄帝问:怎样进行补泻呢?</p><p class="ql-block">岐伯说:神有余,就刺泻其小络的血脉,使其出血,但不要深刺,不要损伤到大的经脉,这样神气就会平和。神不足,就看哪条脉络虚,用手按摩,使气血流通,再针刺以通利经气,但不要使其出血,也不要使其泄气,这样经络就会通畅,神气也就平和了。</p><p class="ql-block">黄帝问:刺治轻症怎么操作呢?</p><p class="ql-block">岐伯说:按摩病处,不要松手,进针时不要深刺,只是引导经气去充实不足的部位,神气就可以恢复。</p> <p class="ql-block">实操环节是本次培训的高光时刻。原始点的按推主要围绕“一条脊柱,七处原始开关〞进行按推。施学长以“痛点即起点”为核心,系统拆解了原始点疗法的底层逻辑。本次课程针对学员普遍困惑的“力度把控”难题,讲师提出“松而不浮、沉而不僵”的新手法要诀,强调“以身体重力带动手法,而非单纯用手臂发力”,从根源上避免施术者疲劳与受术者不适。</p> <p class="ql-block">此次培训,不仅是手法的升级,更是对“关爱”的重新理解。当指尖的温度与精准的手法相遇,原始点疗法便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传递温暖的桥梁。未来,这些掌握新手法的学员,将成为健康的播种者,把这份温暖与守护,带回家庭,带给更多需要的人。</p> <p class="ql-block">补记(以下是周云师兄的分享):</p><p class="ql-block">再次感恩施学长百忙之中从南京奔赴无锡。双节期间,和无锡的师兄们分享交流探讨张医师最新手法如何实操的指导。</p><p class="ql-block">在参与师兄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收获满满。每一位师兄还收到了朱健师兄赠予的节日礼物。</p><p class="ql-block">感恩施学长的专程授课赐教。</p><p class="ql-block">感恩师兄们的积极参与并交流,在学习中提升。</p><p class="ql-block">感恩文琴师兄上海培训分享交流张医师最新手法。</p><p class="ql-block">感恩朱健师兄赠送师兄们的节日礼物。</p><p class="ql-block">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安心静心享受美好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