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于我而言是一个萦绕心头的念想。三次造访,看过了晋商大院,感受了壶口瀑布的奔腾,也沉浸于《又见平遥》的悲欢,却始终与那惊艳世人的云冈石窟缘悭一面。这份“碎碎念”,终于在九月化作了一场为期十天的自由行,足迹遍及大同、五台山与太原,这是一次对古老山河的朝圣,也是一段为退休生活预演的相伴岁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同:古建与石窟的惊艳初遇</p> <p class="ql-block"> 首站大同,古城里的善化寺、华严寺、九龙壁、四牌楼,皆是必访之地。在善化寺,一场不期而至的倾盆大雨,将我们困于大殿廊檐之下。殿内雕塑与壁画在昏暗中若隐若现,反倒平添了几分千年之外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次日专程探访华严寺,其大雄宝殿的恢宏令人词穷——辽代地基、金代大殿、明代雕塑、清代壁画,不同朝代的光华在此凝结。作为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殿,手机镜头竟难以框取其全貌。下寺的华严宝塔,是纯卯榫结构的木构奇迹。登塔时,陡峭的塔梯与头顶巨大的卯榫结构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惊叹于古人如何以木为笔,勾勒出如此沉稳而高耸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终极目标,是千里奔赴的云冈石窟。当真正立于窟前,所有的期待都化为无声的震撼。那一尊尊石刻造像,神形兼备,在光影中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它们或古朴庄严,或华丽精美,面容沉静安详,共同呈现出一片无忧的极乐净土。那一刻,呼吸几乎停止,只愿将眼前每一寸摄人心魄的美,深深浸入心田。</p> <p class="ql-block"> 从石窟出来,乘直通车便可直达大同博物馆。这里如同一扇回望历史的窗口,尤其是那些国家明令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应县与雁门关:木构奇观与边塞豪情</p> <p class="ql-block"> 抵达应县尚早,受出租车司机建议,我们拼车前往“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门关。这座见证了昭君出塞、杨家将戍边的雄关,堪称“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登上城墙,险峻地势尽收眼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豪情扑面而来。触摸着古老的作战工具,更觉今日和平生活的可贵。</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的豪情之后,是应县木塔带来的宁静震撼。这座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齐名的世界奇塔,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楼阁式建筑。虽在园外已可望见其雄姿,但只有走近,才能领略其结构之精妙。遗憾的是,目前仅第一层对外开放。毗邻木塔的净土寺内,大雄宝殿顶部的天宫楼阁藻井,同样以繁复精密的卯榫结构层层叠构,尽显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极致匠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台山:佛国禅意与山水之醉</p> <p class="ql-block"> 从应县乘车进入五台山,车沿山势而上,远山如黛,松林叠翠。这样荡气回肠的景象,让我这放下相机多年的人,也重燃与山水同醉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安顿好住宿后直奔黛螺顶。“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踏上1080级“大智路”,途中偶遇三步一叩首的朝拜者,其虔诚令人动容。登顶环顾,台怀镇寺庙星罗棋布,山峦绵延不绝。虽为观光客,在普贤菩萨道场敬一炷香,也算沾染几分智慧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遍历多座名刹:香火鼎盛、传闻有求必应的五爷庙;需踏108级台阶以去除烦恼的菩萨顶;作为皇家寺庙之首,楼阁层叠、金顶闪耀的显通寺;以及围着大白塔转经祈福的塔院寺。游寺亦是登山,山峦青青,秋色点点,溪水潺潺,乘着免费的景区车穿梭于秋意渐浓的山林间,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太原:文脉与烟火的交响</p> <p class="ql-block"> 太原之行的首站是山西博物院。匆匆一个半小时,览遍玉器、晋商、佛教等主题馆藏,一部浓缩的山西史便在眼前铺陈开来。</p> <p class="ql-block"> 而太原的压轴之景,非晋祠莫属。这座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以其“三绝”——宋代圣母殿、殿前盘龙柱、以及被誉为“最早立交桥”的鱼沼飞梁而闻名。圣母殿内竟无一根立柱,侍女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园内千年周柏、献殿与难老泉,同样引人入胜。读着梁衡先生的《晋祠》游历于此,文字与实景交融,更觉赏心悦目。漫步晋祠公园,才知太原是个不缺水的地方,绿树溪湖,步步成画。</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柳巷、钟楼街、食品街连成一片灯火辉煌。在民国风情的建筑间,品尝碗托、炒凉粉等地道小吃,是感受这座城市烟火气的最佳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舌尖上的山西</p> <p class="ql-block"> 山西的美食,是一路相伴的惊喜。最出名的刀削面,我们走一路吃一路,各家风味绝不雷同。在大同,为吃一碗喜晋道的面,甘愿排队两小时;西街的沙棘与陈醋冰淇淋,后者独特的酸香更令人难忘。在太原的老字号林香斋,冒雨等候,过油肉、糖醋丸子、小米糕,道道经典,价格亲民。</p> <p class="ql-block"> 最暖心的,是在应县恰逢我们结婚三十六周年纪念日。偶入一家名为“回味小馆”的宝藏餐厅,以抽签方式点餐,五菜一饭不足百元,却以超预期的美味与极高的性价比,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无限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 这次山西之行,是我们对“退休后能否潇洒自由行”的一次成功初试,更是为迎接老公退休后漫长相伴岁月的一次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 山河与岁月,在此慷慨地给予了我们双重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 太阳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