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地质奇观天生三桥

广德禅师54354176

<p class="ql-block"><b>  多次去广元曾家山,探秘亚洲第一天坑“川洞庵天坑”,这个双层天坑(天坑底部还有一个深达百米的天坑)、瓮形竖洞(“飞天宫”)和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地质奇观,是从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但探寻武隆天坑仍然是不能磨灭的心念。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羊水河峡谷里的武隆天坑,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天坑‌。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对可溶性石灰岩中碳酸钙的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在流水的冲蚀、潜蚀作用下造成地表塌陷而形成的漏斗状地貌。</b></p><p class="ql-block"> <b>来到天生三桥景区,乘坐360°旋转的透明电梯,体验鸟瞰、俯视、远眺、环视天坑,从地表直抵地心,还真有科幻大片的既视感,惊险刺激又新奇,又会被这里群山相叠,怪石兀立,藤绕古树,曲径通幽,玲珑幽静的风光震撼。电梯并未直达坑底,游人还要穿过天龙桥洞顺着迂回曲折的石梯下行,行走于石阶上不禁迷醉于这亿万年地壳变化形成的自然美景之中,宛如踏入了时空隧道,步入了另一世界。顺着提示,在天龙桥洞内的石壁上仔细观察才找到“圣象迎宾”的奇石,这是由于地下水流冲浊和切割而形成的酷似大象的自然景观,被称之为圣象,在天龙桥下迎接着前来的宾客。在弯来绕去的石梯上步移景换,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天龙桥迷魂洞和天坑里的四合院,会看到完全不一样不同的景致。</b></p> <p class="ql-block"> <b>天龙桥下的天福官驿,为始建于唐代的青瓦灰墙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门楼、长廊、主殿、偏室均是古建筑风格构造,翅角飞檐,琉璃瓦当,以及精妙绝伦的雕梁、木墙,古朴而典雅。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被天龙桥万丈深渊所笼罩,四周岩石峥嵘,灌木苍翠,有一种阴深萧煞之气氛。这座与世隔绝的地下深坑里的院落,应该是古代世外高人隐居之所。看到这座院落和大厅里展示的金黄色座椅、院中的马车、盔甲、刀剑等器物,《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些宫廷权利争斗、血腥屠杀的场面又在眼前浮现。</b></p> <p class="ql-block"> <b>天龙桥十分壮观宏伟,自然形成的桥洞跨度和宽度都是难寻与之比肩的。还没有进入观光电梯之前站在天龙桥上,俯瞰桥下的深谷和远处的青山,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来到桥下回首仰望天龙桥,还真是一座天空之桥,大自然给天龙桥造就出了双洞桥地质奇观,南侧为迷魂洞通向山顶,北侧的横跨羊水河峡谷,这桥形还真酷似人工建造的桥梁,高大厚重、磅礴气势。桥面上丛林清幽,桥两侧峭壁如削,飞瀑流泉,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一轴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b></p> <p class="ql-block"> <b>行走在天龙桥和青龙桥之间深达三百多米的“青龙天坑”里。四周是巨石嶙峋的绝壁,嵯峨险峻,气势磅礴;坑底绿植如茵,流水潺潺;彩色的鸟儿发出清脆鸣叫在灌木丛中跳跃穿梭。真想一个人悠闲的躺在这大山围合的坑底草坪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让从桥洞里吹来的清风拂过脸庞,闭上眼睛在大自然中冥想:期望永远离开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和车马的喧嚣,回归山林,让身心沐浴在充满泥土气息的大自然里。仰视被山峰剪裁成类似于“十”字形图案的天空,洁净如新。天地是乎变得很小,连飘飞的白云一会儿就躲到山梁后面去了。游客们惊喜的喧闹声让我从冥想中回过神来,快步走向青龙桥。</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青龙桥前的河塘边,青龙桥洞呈现出古战刀的形象,阳光透过青龙桥洞,在桥前的河塘里映出一把青龙偃月刀的倒影,这样的双刀同框影像的确难得一见。青龙桥洞里还建有一座单孔石拱桥,跨在羊水河上,形成了桥中有桥的景观。青龙桥又称幽谷之桥,仰视其形态比天龙桥更为柔美,宛如一条青龙腾跃在山谷之间。传说在雨后飞瀑自桥面的水雾倾泻而下,在日光的折射下,似青龙扶摇而得名。青龙桥以高大著称于世,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桥身苔藓青翠,绿植藤蔓缠绕,生机勃勃。走上青龙桥下的石桥回首仰看青龙天坑的天空,在群峰的剪裁之下,天空的画面就像一条正在高高跃起的鲤鱼,这就是天生三桥景区“鲤鱼跃龙门”。欣赏了身边的青龙桥,瞬间对雄伟、壮观的天生桥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惊叹弱不成形的水流有如此的神力,“建造”出了这举世无双的自然奇观。</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青龙桥洞,便置身于“神鹰天坑”里了,是“三桥夹两坑”的第二个天坑。仰头张望远处的黑龙桥顶部的岩石,酷似一只收拢翅膀踞于悬崖之上的雄鹰,故名“神鹰天坑”。三角的头,尖尖的喙,虎视眈眈的盯着谷底的游人。在青龙桥下可以看到鲤鱼跃龙门的奇景,来到黑龙桥下,人们又纷纷把手掌伸向天空拍照,我也试了一下,还真的可以“一手遮天”呀!</b></p> <p class="ql-block"><b>  黑龙桥是三桥中最神秘、最大的一座天生桥,被称为黑暗之桥,近200米宽的桥梁上面是茂密的丛林和农田,桥梁底面的穹顶狭窄细长,其名称来源于桥下的黑暗:当阳光无法穿透云层时,光线不能折射进桥洞,桥下便是一片漆黑,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但黑龙桥</b><b style="color:rgb(51, 51, 51);">是天生三桥中景观最为秀美的一座桥:桥体溶洞泉涌,水帘高悬、桥下溪流潺潺,浪花飞溅。桥洞的侧壁及顶部窝穴、溶孔、暗流等痕迹明显,反映了地下暗流对岩石的溶蚀特征。</b><b>黑龙桥的美不仅在于桥本身,还在于桥面上还居然有很多块相互连接的良田,正是这些良田里的水,造就了黑龙桥下的四眼泉水,是天生三桥一绝</b><b style="color:rgb(51, 51, 51);">。珍珠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当空高挂,入地难寻。一线泉:涓流细出,水流一线,凌空垂挂。雾泉:</b><b style="color:rgb(64, 64, 64);">水流轻缓</b><b style="color:rgb(51, 51, 51);">,</b><b style="color:rgb(64, 64, 64);">如烟</b><b style="color:rgb(51, 51, 51);">似雾,随风飘散;三叠泉:顺壁而下,一波三折,似碎银飞洒。桥洞出口的悬崖上,还有酷似黑猩猩面像的岩石,额骨凸出、眼眶深邃、下颌微翘。千万年来,黑猩猩忠实地守护着这座举世无双的天生桥。</b></p> <p class="ql-block"><b>  所谓天生桥,不就是天然溶洞的残垣嘛?但它留给人类的不可获缺的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天生三桥是一处气势磅礴的天生石拱桥群,它的“生成与成长”经历了数亿年的地下水的溶蚀和风雨的冲刷,它的雄、奇、险、秀、幽、绝的特点世界罕见,其规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三座天然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神鹰天坑两个天坑,形成了“三桥夹两坑”,桥涧相依,山水相拥,桥坑亲和,泉水绕桥,给三桥增添了动感、美丽和灵性,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奇特景观,是中国喀斯特地貌这顶皇冠上的一颗最璀璨明珠。虽为世界之最,但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旅行家,都很难拍出它们最完美的风采,不识三桥真神韵,只缘身在天坑中嘛,因而它是很多摄影师的伤心地。但它却是地质学家心中的圣地。当摄影师一个个铩羽而归时,地学家们则激情澎湃难禁。中国地研所的地质专家们这样评价“武隆天生桥是地球上一处无与伦比的岩溶天生桥的天然博物馆”。无论你是漫步天坑的绿植中,还是静立在桥洞下,抬眼望,四周山崖环立,林木苍翠,犹如置身在仙境中。</b></p><p class="ql-block"> <b>天生桥景区山峻林幽,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茵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悠的原始自然风貌。这里山、水、雾、泉、峡、溪、瀑等风光元素一应俱全,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奇特的桥与坑完美结合是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活教材,展现了地表结构在亿万年流水侵蚀与地壳运动的结局,被地质界称为“地球表皮上的奇迹”。徜徉于山、水、瀑、峡、桥共同构成完美的自然奇景之中,让人既有观赏奇景的快感,也给人以精神的净化、心灵的震撼。每行一步都会是一次视觉盛宴。回望重峦叠嶂的山崖间,肆意的岩石造型与深陷的坑洞,组成一幅美丽山水长卷,引发游人无尽的畅想在桥与坑的组合中回旋流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