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p><p class="ql-block"> 北京时间 10 月 6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 202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 “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诺奖官网公报介绍,人体免疫系统必须得到调节,否则可能会攻击自身器官。坂口志文于1995年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Tregs),它可以有效阻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 。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则在2001年找到了与之相关的基因Foxp3 。这些成果加深了科学界对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理解,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治疗以及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女,1961年出生于美国,科学家,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ISB)高级项目经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p><p class="ql-block">1983年,玛丽·布伦科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学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9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分子生物学方向),之后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于人类遗传病和骨骼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p><p class="ql-block">1991年,发表学术论文《小鼠中H19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产前致死》。</p><p class="ql-block">2000年,她加入Celltech生物技术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继续推进遗传研究。</p><p class="ql-block">2001年,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研究发现,Foxp3突变基因使特定小鼠品系特别容易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并证实该基因突变与自身免疫疾病IPEX综合征相关。</p><p class="ql-block">2009年加入ISB担任高级项目经理,主要支持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医学项目。</p><p class="ql-block">2013年,与马丁·罗宾逊、约翰·卡米尼斯发表学术论文《硬化蛋白:人类突变如何帮助揭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2015年,与马修·拉利等人发表论文《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趋化因子基因簇可以改变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2020年6月,发表论文《早期莱姆病器官特异性和急性期血蛋白水平的测量》。在2024年12月,在期刊J Neurol Sci发表有关奥氏菌素的学术论文。</p><p class="ql-block">玛丽·布伦科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免疫学与系统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内容。</p><p class="ql-block">职业经历</p><p class="ql-block">玛丽·E·布伦科博士毕业后留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于人类遗传病和骨骼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p><p class="ql-block">1991年,发表学术论文《小鼠中H19基因的异位表达导致产前致死》。</p><p class="ql-block">199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小鼠H19基因印记的表观遗传机制》。</p><p class="ql-block">2000年,她加入Celltech生物技术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继续推进遗传研究。</p><p class="ql-block">2001年,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合作研究发现,Foxp3突变基因使特定小鼠品系特别容易受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该基因的人类等效物的突变会导致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PE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p><p class="ql-block">2008年,在期刊《J Exp Med》发表论文,通过小鼠Hem1基因的点突变揭示造血蛋白1在淋巴细胞生成和先天免疫中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2009年,玛丽·E·布伦科加入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ISB)担任高级项目经理,主要支持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医学项目,包括各种疾病领域的家族基因组学、莱姆病的系统生物学、败血症生物标志物和科学健康等。</p><p class="ql-block">2013年4月,与马丁·罗宾逊、约翰·卡米尼斯发表学术论文《硬化蛋白:人类突变如何帮助揭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与马修·拉利等共同发表论文《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趋化因子基因簇可以改变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p><p class="ql-block">2019年,发表论文《早期莱姆病器官特异性和急性期血蛋白水平的测量》。</p><p class="ql-block">2013年,与马丁·罗宾逊、约翰·卡米尼斯发表学术论文《硬化蛋白:人类突变如何帮助揭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靶点》。2015年,与马修·拉利等人发表论文《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趋化因子基因簇可以改变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年龄》。2020年6月,发表论文《早期莱姆病器官特异性和急性期血蛋白水平的测量》。在2024年12月,在期刊J Neurol Sci发表有关奥氏菌素的学术论文。</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6日,玛丽·E·布伦科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与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一同被瑞典卡罗琳医学院授予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人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2万元人民币)奖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男,1960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旧金山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科学顾问(截至2025年10月)。</p><p class="ql-block">1983年,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p><p class="ql-block">198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博士学位。在NIH完成博士后研究后,1990年代加入Immunex公司,从事T细胞激活和耐受性研究,包括鉴定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2001年,发现当某个名为Foxp3的基因发生特定突变时,他们所研究的小鼠品系就会变得极易患上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p><p class="ql-block">2004年,加入了ZymoGenetics公司,领导团队研究可能在淋巴细胞中发挥调控作用的新蛋白质。2008年,加入诺和诺德公司负责领导该中心的免疫生物学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2014年,创新性罕见病治疗企业aTyr Pharma任命他为免疫学部门副总裁。</p><p class="ql-block">2017年,获得克劳福德多发性关节炎研究奖。</p><p class="ql-block">2019年起,他成为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官,专注于调节性T细胞疗法用于癌症和自身免疫病治疗。</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表彰他们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p><p class="ql-block">评选委员会认为,他们鉴定出免疫系统的“保镖”——调节性T细胞,从而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些发现也促进了潜在疗法的开发,截至2025年10月,这些疗法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p> <p class="ql-block">坂口志文<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Shimon Sakaguchi),1951年1月19日出生于日本滋贺县,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杰出教授(截至2025年10月),主要从事调节性T细胞研究。</p><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坂口志文毕业于滋贺县长滨北高中。1976年3月,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院。</p><p class="ql-block">1983年,获得京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1991年,在东京都老年学研究所免疫病理学系担任主任一职。26</p><p class="ql-block">1995年发现成年小鼠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具有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功能,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Treg)。</p><p class="ql-block">2000年代初进一步证实同时表达CD4与CD25的T细胞亚群在免疫抑制中的关键作用。2003年阐明Foxp3基因是调节性T细胞发育与功能的主控基因。</p><p class="ql-block">2004年,获得癌症研究协会威廉·B·科利奖,2009年,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紫丝带勋章。2011年,担任大阪大学前沿研究中心实验免疫学系教授。2012年,坂口志文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担任大阪大学特聘教授。</p><p class="ql-block">2015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同年被列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门候选人。</p><p class="ql-block">2017年获瑞典克拉福德奖。</p><p class="ql-block">2024年担任ASCO突破峰会主讲嘉宾,参与免疫疗法前沿议题讨论。</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通过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发现RBPJ-NCOR复合物对FOXP3的调控机制。</p><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因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发现与Mary E. Brunkow、Fred Ramsdell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