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洞苗族破线绣盛装童衣《蝴蝶妈妈》的文化内涵解读

郑波CITY

<p class="ql-block"><b>摘要:</b>贵州台江施洞地区苗族儿童破线绣盛装童衣,承载着苗族深厚多元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图案元素象征、“万物有灵”哲学观、文化崇拜体现、服饰功能与文化场景关联、刺绣工艺传承及整体文化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解读,揭示其在苗族文化传承与表达中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b>苗族儿童盛装;破线绣;文化内涵;万物有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图案元素的文化象征</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蝴蝶妈妈形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蝴蝶妈妈是苗族古歌中人类的始祖,是苗族祖神崇拜的核心象征之一。在这件盛装上,蝴蝶妈妈的造型被精心呈现,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祖神的敬畏与尊崇。苗族古歌里,蝴蝶妈妈与“妹榜妹留”(蝴蝶妈妈的苗语称呼)的诞生以及繁衍人类的故事,是苗族族群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蝴蝶妈妈绣在儿童盛装上,寄托了苗族人民希望祖神护佑儿童健康成长、族群生生不息的美好祈愿,是祖神崇拜在服饰文化上的具象表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苗族女英雄务冒席形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务冒席作为苗族女英雄,代表着苗族的英雄崇拜。盛装图案中融合了务冒席的形象特征(如打伞的造型),这表明苗族人民对英雄的敬重与缅怀。英雄在苗族社会文化中,是族群精神力量的象征,务冒席的形象与蝴蝶妈妈融合,既体现了英雄在苗族文化体系中的崇高地位,也寓意着希望英雄能如祖神蝴蝶妈妈一般,护佑苗族人民及其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是英雄崇拜与祖神崇拜的巧妙结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龙鱼形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龙鱼形象的融入,与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一生下来就要吃鱼”的传说相关联。龙鱼作为水中生物,在苗族文化里可能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繁衍。它与蝴蝶妈妈形象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生命起源与延续的文化主题,从生命孕育的源头层面,呼应了祖神崇拜中对族群繁衍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二、“万物有灵”生命哲学观的体现</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图形纹样的专业视角来看,这件盛装中的图案是复合性的图形。它融合了蝴蝶妈妈(动物属性的祖神形象)、务冒席(人物属性的英雄形象)以及龙鱼(动物属性的生命滋养象征形象)等多种物象。这种复合性图形并非对现实生活中单一存在物的描摹,而是苗族人民基于“万物有灵”哲学思想的艺术创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苗族的“万物有灵”观念里,世间万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被认为具有灵魂与灵性,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蝴蝶妈妈作为祖神,是生命的起源;务冒席作为英雄,是族群精神的象征;龙鱼作为生命滋养的符号,是生命延续的保障。将这些不同属性的物象融合为一个复合图形,生动地体现了苗族人民“万物有灵”的淳朴哲学思想:世间万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灵性的联结下,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为苗族族群的生存、发展与精神世界提供支撑。这种复合图形的创作,是苗族人民对“万物有灵”哲学思想的视觉化表达,通过服饰这一载体,传递出他们对生命、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整体认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三、文化崇拜的体现</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祖神崇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蝴蝶妈妈为核心的祖神崇拜,是这件盛装最核心的文化内核之一。将祖神形象绣于儿童服饰,是苗族人民通过服饰这一载体,传递祖神信仰,让儿童从小就浸润在祖神文化的氛围中,强化族群的祖源记忆与身份认同,确保苗族文化的核心精神得以代际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英雄崇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务冒席作为苗族女英雄,其形象在盛装上的呈现,彰显了苗族的英雄崇拜。英雄是苗族历史与文化发展过程中,族群应对外部挑战、守护族群利益的精神象征。对务冒席的崇拜,不仅是对其个人英雄事迹的铭记,更是苗族人民对勇敢、担当等优秀品质的推崇,这种崇拜通过服饰传递给儿童,有助于塑造苗族后代的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四、服饰功能与文化场景的关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仪式性穿着的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件盛装主要在苗族盛大的姊妹节期间,儿童跟随母亲踩鼓时穿着。姊妹节是苗族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苗族的社交、文化传承等功能。儿童在这样的盛大节日中穿着承载着祖神与英雄崇拜的盛装,一方面是参与族群文化仪式的体现,让儿童在仪式场景中感受族群文化的厚重;另一方面,通过服饰在特定文化场景中的展示,强化了苗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与族群凝聚力,使文化在代际间得以有效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儿童服饰的教育与传承功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儿童盛装作为苗族文化的载体,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服饰上的图案与文化符号,是苗族文化的“视觉教材”,儿童在穿着过程中,能直观地接触到祖神传说、英雄事迹等族群文化核心内容,有助于苗族文化基因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实现文化的代际传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五、刺绣工艺与文化传承</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破线绣是苗族刺绣的重要工艺形式之一,其精细的工艺本身就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刺绣工艺的运用,不仅体现了苗族妇女的技艺水平,更通过手工刺绣的过程,将苗族文化的审美、技艺等要素传承下来。盛装的制作过程,是苗族文化从精神内涵到物质技艺全方位传承的过程,每一针一线都承载着苗族文化的记忆与情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六、整体文化价值</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这件苗族儿童破线绣盛装,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它融合了祖神崇拜、英雄崇拜等精神信仰,关联着苗族古歌传说等族群记忆,依托特定的节日仪式场景,通过服饰这一物质载体,实现了苗族文化从精神到物质、从历史到当下、从成人到儿童的全方位传承。它不仅是一件儿童服饰,更是苗族文化体系中,精神信仰、族群记忆、技艺传承等多元文化要素的集合体,对于研究苗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信仰体系以及服饰文化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结语</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贵州台江施洞苗族儿童破线绣盛装,以其独特的图案、工艺和在特定文化场景中的运用,全方位展现了苗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世界。它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我们深入理解苗族文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也让我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服饰艺术中的璀璨光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苗族,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贵州省省管专家、国家二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深广告设计师、民族文化学者、诗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贵州省广告协会理事,贵州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黔东南民族画院名誉院长,凯里学院客座教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艺学院专业发展顾问、设计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秘书长,优秀春晖使者,《城市档案》杂志创始人,“太阳鼓”银饰创始人;曾策划创办(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并任秘书长、副会长;平面设计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性设计专业比赛中获奖百余项,荣获“亚洲艺术设计贡献奖”;绘画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名家艺术邀请展;诗歌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逾40项;曾主持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贵州通源汽车、黔五福、两相依卫生巾、太阳鼓银饰、《城市档案》《新主流》等多个商业品牌的策划设计与整合营销项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b>郑波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贵阳市区:</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正新街31号恒生大厦16层5号</p><p class="ql-block"><b>贵阳花溪:</b></p><p class="ql-block">贵阳市花溪区板桥艺术村博睿同行设计学校一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民族服饰展厅:</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