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的秋季,安娜老师课堂精彩片段回顾—25级钢琴提高1班

<p class="ql-block">编辑/车红</p><p class="ql-block">视频录制/房世君、车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琴房总是安静得恰到好处,阳光斜斜地穿过窗帘缝隙,落在钢琴黑白分明的琴键上,像一串未落下的音符。我坐在琴凳上调整姿势,手指轻轻搭在C大调的起始音上,耳边仿佛已经响起安娜老师那句温和却坚定的提醒:“手腕放松,听清楚每一个和声的呼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入25级钢琴提高班后,课程的节奏明显紧了起来。不再是单纯地弹准音符,而是要学会用指尖“说话”。安娜老师总说:“技术是骨架,音乐才是血肉。”每当我们弹完一段练习曲,她都会闭眼静默几秒,然后缓缓开口,指出某一个小节里情感的断层,或是某一处踏板用得太过仓促。她的点评从不咄咄逼人,却总能直击要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周我们开始学习《雨的印记》。这首曲子表面温柔如水,实则暗藏复杂的情感层次。我练了整整一周,仍觉得右手指法在那段连音上像踩在湿滑的石头上,总控制不住力道。安娜老师走过来,没有立刻纠正,而是站在我旁边,亲自示范了一遍。那一刻,琴声像月光洒在湖面,轻柔地荡开涟漪。她说:“别着急表现美,先感受它的孤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上的同学坐在琴房,有人记笔记,有人默默跟着哼旋律。我们彼此之间有种默契——在这里,没人会嘲笑谁弹错了音,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跨越自己的瓶颈。有一次我弹教材练习曲,手抖得几乎无法继续,安娜老师只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说:“再试一次,慢一点,让声音自然地流淌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门课最特别的地方,是安娜老师坚持让我们“读曲”。不只是读谱,更是读作曲家的信件、读当时的年代背景,甚至读同一时期画家的笔触。她说:“音乐从不孤立存在。”有一次她带来一本泛黄的旧书,翻到舒曼写给克拉拉的情书那一页,念出其中一句:“我在每一个音符里听见你的名字。”那一刻,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窗外树叶的轻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我开始尝试在练习时录音。回放时才发现,自己常常在紧张段落不自觉加快速度,像是在逃避什么。我把这个发现告诉安娜老师,她笑了:“这是很多人的通病。你以为快就是进步,其实慢才是信任。”于是她让我用节拍器从最慢速开始,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拍,稳稳地走过每一个小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课从来不只是学琴,它是一场关于耐心、倾听与表达的漫长修行。而在这条路上,有安娜老师引路,真好。</p> <p class="ql-block">安芷漪老师在授课。</p> <p class="ql-block">安芷漪老师自己在家中提前录制教学视频,这已然是她的一种习惯,从不耽误同学们的课上每一分钟。</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安芷漪老师指导学员完成作业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世间从来没有容易走的路,在人生的深秋季节选择钢琴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对自己“狠”一点,你的明天会有所不同,加油吧同学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