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最怕的是放农忙假。农忙假,顾名思义,就是农村里收割水稻或插秧最繁忙的时段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帮家里的忙而放的假。这个经常一天10天假(完整的一星期加上一个周末,学校另外会再多放一天假),对于才10来岁的我说,简直是厄梦般的存在,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村子里每户人口都能分到1.2亩的水田,我们家7口人(父母和我们兄弟姐妹5人),有近9亩地待人工收割的稻田。这还不算,当时的农村,每逢有重大农事活动,还经常有几家人联合起来一起干活的村民互助的方式,这样下来,这个假期,我们要一起收割几十亩地。那时候是早上天朦朦亮就被大人都床板上拉起来,干上一大碗米饭就出发。大人抬上脱谷机,挑上箩筐;小孩带上专门收割稻谷的镰刀,开始进入连着十来天的农忙生活。要是秋季还好,稻田基本上是干的,天气也还凉爽,累了靠在脱完粒的稻苗上偷懒一会。难受的夏季,太阳直晒在地上,田地上水泱泱的,偶尔还下一两场瓢泼大雨,湿透的衣服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嘴里有时会尝到从头发上滴下来的汗水,又咸又苦,很不是滋味。中午,家里负责伙食的妇女们会将饭菜挑到田地里,伙食会比平时丰盛很多,午饭一般会做成炒饭的形式,里面会加上五花肉等菜料,是很难得的了。傍晚时分,如果没有碰上尴尬的的活(剩下不多的活,又要带上工具来没干完的活地方。带上农活工具不是简单的事,至少脱谷机要2个人以上才能抬起来,要经过很多不好走的田埂),会在收割完整块的稻田后就收工,这时候人又黑又累,只想早早的洗澡吃饭睡觉。不过,一般这个时候的晚饭逢年过节才有的待遇,大人偶尔还会喝上一两两小酒。</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劳作生活,会伴随整个农忙假期。对于小孩子来说,属于高强度的工作了,当假期结束回到学校,我们见到的是一个个晒黑了一圈的小伙伴了。</p><p class="ql-block"> 这种经历想起来也算一种磨炼吧,那个时候,心里攒着的一把劲,就是努力读书,跳出农门,后来也如愿外出工作了。在这里,要郑重声明,没有歧视农村和农民的意思,只是遵循自己小时候的心愿,不想从事繁重的农活罢了。人还是应该有目标和理想的。</p><p class="ql-block"> 随兴而想,随兴而作,仅此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