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童年时光

玉山飞雪

<p class="ql-block">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一曲《童年》轻叩记忆的门扉,那些散落在旧时光里的欢笑声、嬉闹影,便循着旋律缓缓浮现。如今故地难寻、旧友离散,唯有将这份鲜活的记忆落笔成文,让岁月里的天真与热烈,永远留在文字的温度里。</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快乐,总藏在与风赛跑的瞬间。没有精致的风筝,一只系着细线的方便袋就是我们的“纸鸢”,撒腿狂奔时,袋子灌满风,突突地冲向天际,我们仰着脖子追着那个小小的黑点,疯喊着“我的高”,风里都裹着雀跃的回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村头废弃的操场,是承载所有疯玩时光的秘密基地。一放学,这里便挤满了三五成群的孩子,像撒欢的小兽,各自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围在一起跳皮筋,撑皮筋的人从脚踝到肩膀慢慢抬高皮筋,跳的人小心脚尖落地;有人攥着粗麻绳跳绳,摇绳的人手臂翻飞,跳的人扭着身子躲闪,哪怕败下阵来,换个角色继续也依旧兴致勃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滑稽的是练28大梁自行车,车子比人还高,我们半个身子斜插进大梁下,歪歪扭扭地踩着踏板,明明姿势笨拙得可笑,却凭着一股韧劲骑得不亦乐乎,那份掌控的成就感,足以让我们炫耀好久。还有趴在地上弹瓷球的,手指一弹,珠子在地上滚出弧线,像迷你版的台球赛,却比台球多了几分无拘无束的自由;玩石子时,我们跪坐在地上,眼疾手快地在石子落地前将它们收进掌心,专注得忘了地上的尘土,只在乎指尖的胜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跳房子是刻在地上的乐趣,用树枝画好格子,单脚双脚在里面跳,不能踩线的规矩像个小小的挑战,简单却让我们乐此不疲。男孩子则爱打柺,把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互相碰撞较劲,有时玩得红了眼,哪怕摔得膝盖疼,爬起来继续“战斗”,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却也笑得开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草垛是我们的后方“战场”,爬上爬下蹦蹦跳跳,把草垛弄得乱七八糟也不管,还会抽几根玉米杆做成“长枪”再把底下插上两根细杆做枪托,在草末横飞里“打打杀杀”,直到邻居找上门,才红着脸躲起来,可转头又会偷偷溜回去。下小河摸鱼更是难忘,鱼没摸到几条,衣服倒先湿透弄脏,有次被水冲进河里,浑身湿漉漉地站在妈妈面前,她迷糊着问“是不是下雨了”,我小声应着,转身就被拿着木棒的妈妈追着绕粪堆跑,直到暮色渐浓,妈妈要回家做饭,我才敢偷偷溜回去,身上的湿意未干,心里却满是偷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我们,是在一场场游戏里悄悄长大的。那些一起疯跑、一起打闹的伙伴,曾是彼此童年里最亲密的同行者。可不知从何时起,大家渐渐各奔东西,离愁别绪悄悄爬上心头。我们努力追着长大的脚步,却在不经意间,远离了那个天真无忧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回忆童年,有些细节已变得模糊,唯有那些鲜活的感受依旧清晰。于是想把这些记忆封存在文字里,让那些风里的欢腾、时光里的闲趣,永远温暖往后的岁月,也让那个在旧时光里撒野的自己,永远鲜活如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