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耄耋走中原--太行万仙山郭亮挂壁公路(4月17日)

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  郭亮挂壁公路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郭亮洞挂壁公路。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p><p class="ql-block">  1971年的秋天,村里人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人定胜天”的号召,摆脱世代穷困的宿命,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p><p class="ql-block">  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网上抄的简介。</p><p class="ql-block">  久闻大名,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了了一份心愿。</p><p class="ql-block"> 中原行剩下最后一集:</p><p class="ql-block"> 开封遊清明上河图景区,选择哪些照片来表达?走着瞧吧!</p> <h3>  郭亮洞是时代精神的产物,联想到郭亮洞的开凿年代以及距离郭亮洞不远、同为人工改造自然伟大工程的“红旗渠”,人们不难发现这其中饱含的毛泽东时代的精神。“人定胜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时代,人力被极度夸大和推崇,人民改造自然的热情空前高涨,喊出了“农业学大寨”、“学习大寨要大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苦干实干”、“愚公移山”、“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战争”、“群策群力”等等口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红旗渠等一批红色年代的伟大工程。郭亮洞精神最早为日本人在1976年发现,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