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下,掼蛋挺流行,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没想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院长早在去年就在《信仰的力量终将开花结果》一文中,就提到了“掼蛋之风”盛行的现象。</p><p class="ql-block">他表示,“当下掼蛋之风盛行,普通百姓掼蛋是游戏休闲,肩负使命与重任的官员、企业家、职业经理偶有掼蛋,也是放松和调剂,但掼蛋之风横扫大江南北,吹进各层面、各角落,却是社会失去动力、失去企业家精神的表现,是逃避之风、颓废之风。” 在他看来,麻将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不将之扼杀了,大有大厦将倾之险。</p><p class="ql-block">为此,笔者认为陆雄文院长纯粹是杞人忧天。</p><p class="ql-block">掼蛋作为一项起源于民间的智力运动,其本质与麻将、象棋等传统娱乐活动并无二致。这项融合了策略配合与运气成分的扑克游戏,通过四人两两对抗的趣味形式,既满足了大众社交需求,又提供了适度的脑力锻炼。其简单易学的规则设计,使得不同年龄层都能快速参与,这正是它能在长三角地区持续流行二十余年的根本原因。从文化功能来看,掼蛋与四川麻将、广东茶楼棋牌一样,都是中国市井文化中重要的休闲载体,其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高强度工作后的群体提供非功利性社交场景;二是通过规则化博弈满足人类天性中的竞技需求;三是作为低成本娱乐选项,在消费分级社会中保持普惠性。这种群众自发形成的娱乐形态,本质上是对现代生活节奏的弹性调节,而非社会问题的表征。</p><p class="ql-block">将掼蛋盛行简单归因于社会动力衰退,本质上是对娱乐活动社会功能的误读。正如围棋爱好者不会因纹枰对弈被指责为逃避现实,足球迷也不会因熬夜看赛被批判为颓废消遣,智力运动与主流价值观之间本不存在对立关系。陆雄文院长将特定群体的娱乐偏好拔高为社会病症,这种论断至少存在三重逻辑偏差:</p><p class="ql-block">首先,混淆了现象与本质的因果关系。掼蛋在金融圈的流行,更多体现为高压行业的减压需求,正如硅谷工程师热衷桌游、华尔街精英偏好高尔夫,这些特定群体的休闲选择反映的是职业特性,而非社会整体精神面貌。用局部现象推导全局结论,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认知谬误。</p><p class="ql-block">其次,忽视了娱乐活动的文化中性特征。从宋代马吊牌到现代电竞,人类智力博弈形式始终随时代演变,但从未因此阻碍社会发展。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的斗蟋蟀风潮,与当代掼蛋热潮在文化本质上具有相似性,都证明了娱乐形式与社会活力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p><p class="ql-block">最后,这种论断暗含的精英主义视角值得商榷。将市井娱乐与企业家精神对立起来,本质上是对劳动者休闲权利的否定。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言:闲暇是人生的精华,剥夺民众的娱乐自由,恰恰是对创造力的最大扼杀。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允许不同群体在规则框架内自主选择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左撇右辣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