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荤一素:藏在时光里的母爱与思念》

杜晓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荤一素:藏在时光里的母爱与思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杜晓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歌曲演唱:杜晓飞</b></p><p class="ql-block">日出又落,岁月宛如一首无声的歌,在悠悠的旋律中打着旋儿循环。而在记忆那片深邃的土壤里,根系盘桓交错,始终深深锚定着那张摆着一荤一素的小方桌。桌前,母亲的身影如同一个温暖的符号,永远在时光里从容忙碌。她的一双手,在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人间烟火,将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子,慢慢焐出了能熨帖心灵的温度。那温度,是饭菜出锅时腾腾而起的馥郁浓香,是倚门等待时眼角眉梢溢出的殷切温暖,是每个孩子在跌跌撞撞的成长之路上,最坚实、最安心的慰藉。</p><p class="ql-block">毛不易怀着深深的眷恋,将这份寻常却无比珍贵的画面,轻轻揉进了《一荤一素》里。这首歌安静地栖身于他2018年发行的专辑《平凡的一天》中,恰似一本缓缓摊开的旧相册,没有华丽辞藻的浓墨重彩,也没有复杂旋律的跌宕起伏,只用最质朴、最纯粹的语言,如同一根根柔软的丝线,一针一线地缝补着对母亲的深切牵挂,一句一句地唱尽了心底的思念与眷恋。就像每当人们提起家乡,首先撞入脑海的,往往不是那熟悉的街景屋舍,而是母亲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是饭桌上那碗热气腾腾的汤、那碟清爽可口的小菜。“一荤一素”四个字,早已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母亲的专属代名词——藏着她系围裙时悄悄滑落的鬓角碎发,藏着她夹菜时因岁月而微微颤抖的手,藏着她年复一年默默的付出,更藏着她那如涓涓细流般不求回报的爱。</p><p class="ql-block">歌中唱道:“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曾几何时,多少人如同歌中所唱,揣着满心闯荡世界的莽撞与豪情,固执地朝着远方奋力奔跑。望着高远无垠的天空,踩过无数陌生而崎岖的路,满心以为风景只在远方,却忘了在匆忙的脚步中,回头看一看,身后的母亲是否在渐浓的暮色里红了眼眶,是否在空荡寂静的屋里偷偷拭泪。直到后来,在异乡那一个个寂静的夜里,被思念紧紧攥紧心口,才会在如水的月光下,对着月亮轻声呢喃:“月儿明,风儿轻,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那熟悉的《摇篮曲》旋律,宛如一缕温柔的月光,悄然地穿插在歌声里,瞬间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游子记忆的闸门。它勾连起童年时那些美好的夜晚,母亲静静地坐在床边,轻轻拍着自己的后背,温柔地哼唱着摇篮曲,月光从窗棂的缝隙间漏进来,斑驳地落在她哼唱时微微起伏的肩头;也唤醒了内心深处对家乡最深沉、最浓烈的眷恋。原来,无论走得多么遥远,舌尖上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那一口带着家的味道的热饭,心底里深深惦记的,永远是那个守在故乡等待自己回家的人。</p><p class="ql-block">一句“其实我过的还可以”,是电话这头想让母亲放心的故作轻松,背后却藏着无数报喜不报忧的逞强与心酸;一句“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是怕惊扰了梦中相见的那份细腻而深沉的牵挂,字里行间裹着多少想见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酸楚。这份不加任何雕琢修饰的真挚情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让每个听过这首歌的人,都能在那简单而动人的旋律里,清晰地看见自己母亲的身影——或许她做的菜并非山珍海味,或许她的唠叨曾经让人感到厌烦,可是当岁月的长河缓缓流过,经过时光的筛选与沉淀,剩下的唯有那一抹抹温热的念想,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悄然绽放。也正是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感,让这首歌在2019年为毛不易赢得了全球华人歌曲排行榜年度盛典最佳作词的入围认可。这份荣誉,无关技巧的高超精妙,只关乎真情的厚重深沉,它是对这份母子深情的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如今,2025年10月,男中音声乐教员杜晓飞对《一荤一素》进行了翻唱。他以独特的男中音,为这首歌注入了新的灵魂与活力。那醇厚的嗓音,仿佛是从岁月的深处传来,带着一种深沉的力量,将歌曲中那份母爱与思念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歌声如同一阵微风,轻轻拂过人们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让那份藏在一荤一素里的情感,再次在人们的心头蔓延开来。听着他的翻唱,仿佛能透过声音的帷幕,再次看见那张小方桌,桌上的荤菜热气袅袅,素菜清新欲滴,母亲正微笑着往碗里添饭,眼神里满是慈爱。那桌一荤一素、那个忙碌的身影,终将永远定格在时光的长河中,成为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珍贵的念想——时刻提醒着我们,母爱从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一茶一饭里的温柔呵护,是刻在岁月深处的默默惦念,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身处何方,母爱都如同身后那盏永远亮着的回家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温暖我们漂泊的心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