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邯郸市和中医院中医科 李社英大夫</p><p class="ql-block">(作者电话:15033082309 地址:邯郸市南环路与中华街交叉口西)</p><p class="ql-block"> 赵进喜教授是我市肥乡区人,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分会会长。他长期担任北中医糖尿病肾病研究室主任,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擅长肾炎、尿毒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独创“肾宁方”“糖宁方”系列方剂,让众多重症患者康复。</p><p class="ql-block"> 作者本人现年58岁,中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中专,为赵老师学生,17岁跟随当地名老中医刘锋先从医,曾是肥乡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主任、肾炎糖尿病专科主任、区政协委员、三八红旗手,世中联糖尿病分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自2005年跟随赵老师学医临证,算来已20年。赵老师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诲人不倦的师风,让我终生难忘,受益匪浅。现将我学习赵老师的临床经验的体会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赵老师 "三维护肾" 疗效好</b></p><p class="ql-block"> 赵进喜老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首席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中,针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出了 “下同治(肺肾同治)、内外同治(表里同治)、前后同治(二便同治)”的"三维护肾" 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肾脏病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p><p class="ql-block"> 临床上,赵老师治疗肾炎病从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调理和养护,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老家有一个兄弟,在当地是一个有一定权力的官员,本来患有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因为应酬特别多,压力大。后来感觉不舒服,头晕乏力,恶心,来京找赵老师看病。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血糖、血压控制得都非常不好,尿蛋白(++),血清肌酐已经达到364微摩尔/升,从指标看已经是肾衰竭了,举家痛哭。经过望舌看脉,审因辨证,赵老师为他制定了饮食治疗方案以及降糖、降压与中药汤剂,配合尊仁保肾丸等,并劝说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一个月后复诊。一个月以后复查结果,不仅血糖控制良好,尿蛋白也转阴,血清肌酐已经降至96微摩尔/升,医患称奇,以为赵老师神医再世</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维护肾" 理论来源</b></p><p class="ql-block"> <b>一是来源于中医经典理论</b></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 "三维护肾" 理论首先源自中医经典理论。《黄帝内经》认为 "肾为水脏",主水液代谢;"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阐述了人体水液代谢的整体过程,强调了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中的关键作用。</p><p class="ql-block"> <b>二是来源于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b></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三维护肾" 理论的核心理论基础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赵老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能仅从单一角度进行治疗,而应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制定综合治疗方案。他的"三维护肾" 理论,就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强调多维度、全方位地维护肾脏功能。</p><p class="ql-block"> <b>三是来源于中医 "络病" 理论与 "微型癥瘕" 学说</b></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三维护肾" 理论还受到中医 "络病" 理论与 "微型癥瘕" 学说的深刻影响。"络病" 理论认为,久病入络,络脉瘀阻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赵老师的导师吕仁和老师提出的 "微型癥瘕" 学说认为,消渴病日久,热伤气阴,久病入络,气虚血瘀,热结、气滞、血瘀、痰湿互相胶结,在肾之络脉形成 "微型癥瘕",使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导致消渴病肾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承并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肾络瘀阻、微型癥瘕形成是关键的病理环节。这为 "三维护肾" 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基础,指导临床治疗中重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维护肾" 理论具体内容</b></p><p class="ql-block"> <b>一是上下同治(肺肾同治)</b></p><p class="ql-block"> "三维护肾" 理论中的上下同治,主要是指肺肾同治。赵老师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水道通调,下输膀胱;而肾的气化功能正常,才能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肺肾两脏在水液代谢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治疗慢性肾炎时,赵老师常用宣肺清热利咽的方法,有利于病情控制。急性期常以散邪解毒为主,用苏叶、荆芥、薄荷等治上;缓解期则益肾,以二至丸加减,或加入冬虫夏草等,以扶正为主,如兼外邪,则合以祛邪。例如,对于因外感风邪导致的急性肾炎,赵老师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宣肺解表,利水消肿;对于慢性肾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常用银翘散合五苓散加减,清肺解毒,利水消肿。</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还提出,咽喉为肺之门户,肾之经络通过咽喉,因此咽喉疾病与肾脏疾病也有密切关系。风寒、风热、风湿、热毒等外邪犯肺,咽喉被外邪侵袭,邪毒留恋则可引起邪毒内陷于肾,引起肾脏病变。因此,在治疗肾病时,赵老师也非常重视咽喉症状的治疗,常用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等药物清热解毒,利咽消肿。</p><p class="ql-block"> <b>二是内外同治(表里同治)</b></p><p class="ql-block"><b> </b>"三维护肾" 理论中的内外同治,主要是指表里同治。赵老师认为,慢性肾脏病多因外邪(风、寒、湿、热)侵袭,引发内邪(湿浊、热毒、瘀血)滞留,形成 "内外合邪" 状态,故需 "内外同治",既祛外邪又清内毒。</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强调,"表里同治" 是 "从风论治" 的具体体现。表有风寒者,用苏叶、荆芥等祛风散寒;外有风热者,用薄荷、桑叶等祛风除热;风湿外侵者,用羌活、独活等祛风除湿;湿热邪毒留恋者,用薏苡仁、土茯苓等利湿解毒;热毒壅郁者,用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外邪已清,则重点治里,从扶正着手,根据脏腑虚实主次,或益气健脾,或补肺益气等,同时不忘驱邪,可适当配以清热利湿降浊之品,久病难愈者,加入活血化瘀之品。</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还善用对药。例如,苏叶、萆薢对药在外可解表散寒,在内可祛湿降浊,散利兼有,表里兼顾。表里同治即对药在外可解表散寒,在内可祛湿降浊,散利兼有,表里兼顾,是 "从风论治" 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b>三是 前后同治(二便同治)</b></p><p class="ql-block"> "三维护肾" 理论中的前后同治,主要是指二便同治。赵老师认为,"肾开窍于二阴",肾脏病变会导致二阴排泄功能异常(如尿少、便秘),反之二阴不通也会加重肾损伤,因此需 "前后同治",通过通利二便(利尿、泻浊)辅助肾脏排毒。</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非常重视"前后同治" 即通大便利小便的治法的临床应用。曾治疗一例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有外伤病史,大、小便不畅,予补阳还五汤加减,用大剂量的生当归、桃仁、火麻仁等润肠通便,大便通畅后,患者导尿频率较前降低。反之,尿失禁也可通过通大便治疗。</p><p class="ql-block"> 在治疗慢性肾病方面,赵老师通过通利大小便,前后分消,辅助肾脏排毒。如对于水肿,可选用冬瓜皮、车前子等祛湿利水,白术、黄芪等益气利水等利湿消肿之品,通过利小便而达到消肿之目的;对于肾病晚期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的患者,通过通便法,使用大黄、番泻叶等,随着大便的通利,肌酐、尿素氮也常常会下降。所以,在肾病早期就抓住肾病有内生湿浊邪毒的病机,辅以清热利湿泄浊之法,可以起到保护肾脏,延缓病情发展的良好作用。</p><p class="ql-block"> 肾脏病变到晚期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时,可通过通大便的方法,使用大黄等,使肌酐、尿素氮下降。对于水肿,可用利湿消肿之品以利小便而达到消肿的目的。对于梗阻性肾病尿潴留者,通大便有利于正常排尿,有时更能改善尿频症状。</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维护肾" 理论的临床应用</b></p><p class="ql-block"> <b>一是慢性肾脏病的分期辨证治疗</b></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 "三维护肾" 理论在慢性肾脏病的分期辨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赵老师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患者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病情将呈现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衰尿毒症。在其慢性病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不同,证候分布与病机特点不同,临床治疗的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赵老师提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要在按照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肾功能分期基础上进行。在明确肾功能分期的基础上,通过治疗早期肾衰,可以预防其进展到中期肾衰;通过治疗中期肾衰,即可以延缓其进展到终末期肾衰。具体干预措施则强调综合干预,包括营养治疗、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辨证内服中药与中药保留灌肠疗法等多种疗法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在中医辨证治疗方面,赵老师非常重视标本虚实辨证,强调结合脏腑定位,明辨本虚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分清标实证如血瘀、湿热、水湿、痰湿、停饮、湿浊等,并针对具体辨证给予针对性的方药。</p><p class="ql-block"> <b>二是慢性肾衰竭的治疗</b></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 "三维护肾" 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赵老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核心病机是邪毒瘀滞伤肾,在微型癥瘕理论指导下,重视肾络伏风,强调三维护肾、和胃泄浊是针对慢性肾衰竭的辨治特色。</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基于 "三维护肾" 理论,提出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应重视标本兼治、邪正两顾。慢性肾衰竭存在肾元虚损、浊毒内停的基本病机,其中肾元虚损为本,浊毒内停为标;中心病位在肾,兼及肝脾胃肠,更可累及心肺;证候表现可为肾气虚,也可为肾阳虚,甚或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甚至气血阴阳俱虚。赵老师还特别强调护胃气。临床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脘不适症状,常以陈皮、半夏、香橼、佛手、白术等健脾和胃;伴有肾性贫血、乏力,则多用当归补血汤益气养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