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知足灯,何惧世间路

中国华夏文化网

<p class="ql-block">案头的《道德经》翻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墨字在灯下泛着沉静的光,忽然觉出这句古训里藏着的,原是对人心最透彻的观照。人这一辈子,像在世间行走的旅人,有人背着行囊稳步向前,有人却总盯着旁人的包裹,想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一塞进怀里,到最后,行囊越来越沉,连脚下的路都走得跌跌撞撞。</p><p class="ql-block">欲望本是中性的火种,能点亮前行的路,也能烧毁安稳的生活。有人为了名利,在生计场里掺假作伪,以为能靠小聪明抢占先机,却不知每一次投机取巧,都是在给信任的堤坝凿孔;有人为了权势,把良心折成讨好的模样,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走着违背本心的路,以为能借“捷径”攀得更高,却忘了脚下的基石早已被欲望腐蚀。他们像提着纸糊的灯笼夜游,火光再亮,也照不透内心的幽暗,反倒容易被火苗反噬——就像老话说的“常走夜路总会遇鬼”,所谓“鬼”,从来不是外界的鬼魅,而是自己捂在暗处的亏欠与不安。</p><p class="ql-block">那些被欲望牵着走的人,往往在追逐中弄丢了最初的自己。他们盯着别人的生活,把“拥有更多”当作唯一的目标,却忘了问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就像在沙漠里追着海市蜃楼奔跑的人,以为前方有绿洲,拼尽全力靠近,到头来却只落得口干舌燥、原地打转,连原本拥有的清泉都抛在了身后。</p><p class="ql-block">而懂得“不欲得”的人,从不是活得潦草敷衍,而是心里有杆清晰的秤,知道什么该要,什么该放。他们不贪意外之财,不恋虚妄之名,就像守着一方清泉的人,明白细水长流才是真,不必为了一时的汹涌,去搅动池底的泥沙。这份知足,不是停下脚步的懈怠,而是看清方向后的笃定:知道哪些路再热闹也不能踏,哪些诱惑再迷人也不能碰,如同在心里悬起一盏灯,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总能照见最稳妥的归途。</p><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再看《道德经》里的字句,忽然懂得,“知足”从不是一种消极的选择,而是对生活最清醒的掌控。人这一辈子,终究是在和自己的欲望相处——补好贪婪的破洞,守住本心的底线,心灯才不会灭。如此,无论走多远的路,脚下都有踏实的土地,眼里都有清明的光,这便是对“无咎”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院)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邢善萍(左)与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主席陈家服(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国华夏文化网总编辑、马来西亚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节联合组委会主席陈家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