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南蒙自碧色寨

快乐小水滴

<p class="ql-block">  9月13日我游览了云南蒙自碧色寨。碧色寨留给我最深刻记忆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铁路,那条从脚下一直延伸到历史深处的滇越铁路,还有铁路背后的血泪英魂。</p> <p class="ql-block">  走进碧色寨,我才了解到并不起眼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碧色寨曾是20世纪初云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有着“小香港”“东方巴黎”的美誉。</span>碧色寨因地处滇越铁路滇段与个碧石铁路的交汇点,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后,碧色寨迅速从一个小村落崛起,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是中国唯一一条窄轨铁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因轨距为一米,又被称为“米轨铁路”。</p> <p class="ql-block">  1910年4月1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起于昆明站,终点位于越南海防站,线路全长859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从海拔89米的河口站到海拔2027米的水塘站,一道道悬崖峭壁、深沟险壑处,开凿出隧道、桥梁、路基等庞大的铁路工程,这使得滇越铁路成为了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的铁路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铁路有多难修。</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碧色寨成为滇越铁路国际运输线的重要站点,大量援华物资经越南海防港上岸,通过滇越铁路运至碧色寨,再转运至昆明等地,支援国内抗战。1940年以前,滇越铁路是中国唯一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相联系的铁路国际运输线。</p> <p class="ql-block">  在滇段铁路上“船行的火车,蛇行的铁路,英雄的司机,不怕死的旅客”是最真实的写照。被称“一棵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还有“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等悲壮的民谣。这条铁路饱含着沉痛的历史,讲述着那段不可磨灭的沧桑往事。</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天然与别的铁路不同,它有一种超凡气质,别的铁路你永远都是乘客,但滇越铁路却有可能使你成为一位诗人。”—于坚</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滇越铁路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历史记忆却留存在沿线居民的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如今,碧色寨保留了滇越铁路的法式建筑、铁轨、信号灯等历史遗迹,成为反映云南近代交通史、贸易史的重要遗址,也因电影《芳华》的取景而被更多人熟知。</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火车站站房是典型的法式二层建筑,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石材包门、窗套和墙边。站内的“三面钟”为法国制造,是其标志性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110多年前的哥胪士酒店。当时是集住宿、餐饮、酒吧、娱乐等为一体的接待场所。2013年11月,哥胪士酒店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第一个红土地网球场。不同于如今规整的塑胶场地,这里的地面是就地取材的红土。作为历史遗址,已经封存起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的机车库房。火车头在这里保养、维修、停靠。</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还保存完好的“大通公司”的遗址。大通公司是当地最大、也是当时滇省最大的仓储转运企业。公司的发展就得益于碧色寨商贸的繁荣,使仓储转运成为碧色寨的第一大行业,整个碧色寨到处是仓库和货栈。</p> <p class="ql-block">  这是蒙自邮政局在碧色寨设立的“大清邮局”。如今,蒙自碧色寨大清邮局旧址是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保留了一定的历史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风景之所以成为风景,是因为历史人文的结果。碧色寨铁路因滇越铁路成为蒙自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旅行不仅仅是看风景,更是理解其背后的故事、历史、人文精神。此次碧色寨之行,对滇越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历史作用、建设者的勇气等都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云南之行的最大收获。</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商业化,还保存最原始的碧色寨站原貌,斑驳生锈的铁轨、信号灯、停止的钟诉说往日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的那段烽火岁月,沉淀出了历史的厚重,我们应该铭记。从滇越铁路到遍布全国的高铁线路,折射出从米轨到高铁的中国铁路百年巨变,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