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阳光正好,老陈家的兄弟姐妹们早早收拾停当,带着年迈的父母从城里出发,驱车前往奉化《弥勒圣坛》景区。一路上,车窗外秋色如画,山峦叠翠,父母坐在后排轻声聊着往事,我们几个儿女在前座笑着插话,车厢里满是久违的热闹与温情。这一天,不只是节日,更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家庭仪式——我们陪父母走一趟山水,也走一回岁月。</p> <p class="ql-block">访宁波奉化弥勒圣坛有感:笑对人间,心向慈悲。</p><p class="ql-block"> 踏入奉化弥勒圣坛的那一刻,尘世的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抬眼望去,那尊通体鎏金的弥勒大佛正敞怀而笑,眉眼间的豁达与包容,似能将人心中所有的褶皱一一抚平。这笑,不是浅淡的迎合,而是历经世事沉淀后的通透,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的生命智慧,让人在瞬间卸下了一身的浮躁与疲惫。</p> <p class="ql-block">刚踏入景区广场,迎面便是一座巍然矗立的石碑,上书“坛圣勒彌”四个鎏金大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父母停下脚步,母亲眯着眼细细辨认字迹,父亲则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字写得有劲。”我们笑着掏出手机,帮他们在这片开阔的天地间定格身影。蓝天、远山、石碑,还有他们并肩而立的身影,仿佛一幅被时光温柔铺展的画卷。几位游客也驻足拍照,孩子们在石板路上追逐嬉笑,节日的喜悦在风里轻轻荡漾。</p> <p class="ql-block">穿过广场,一座融合现代与传统风格的宏伟建筑静静矗立,金顶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门前一尊金色佛像静坐于绿荫之中,香炉前轻烟袅袅,几位游客合掌祈福。我们没上前打扰,只是静静走过,感受那份庄重与安宁。母亲忽然说:“这地方,让人心里踏实。”我点点头——或许正是这份远离喧嚣的宁静,才最能抚慰历经沧桑的心。</p> <p class="ql-block">走进主殿前的庭院,喷泉在微风中洒下细碎水珠,阳光穿过水雾,折射出淡淡的虹彩。一对老年夫妇正依偎在栏杆边合影,笑容如秋阳般温暖。我们也寻了个好角度,请路人帮忙拍了一张全家福。父亲站在中间,母亲挽着他的手臂,我们兄弟姐妹围在一旁,背景是金顶红柱与远山如黛。那一刻,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彼此依偎的温度,和镜头里藏不住的笑意。</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室内剧场,穹顶如星河倾泻,几何结构的天花板仿佛通向另一个时空。舞台大屏正上演一场融合传统服饰与现代舞美的表演,鼓乐声起,衣袖翻飞。父亲掏出手机,专注地录着,母亲则靠在椅背上,眼睛亮亮的,像回到了年轻时看戏的光景。我坐在他们身后,看着屏幕里舞者旋转,也看着父母微微晃动的背影——原来最美的演出,不是舞台上的光影,而是他们脸上那抹久违的专注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剧场内科技感十足,穹顶之下,大屏上“福满见喜”四个字缓缓浮现,配着斑斓的视觉影像,仿佛把节日的祝福直接洒进了人心。我们坐在黄色座椅上,像一群等待惊喜的孩子。妹妹小声说:“这设计,真不像在庙里。”我笑了——可不正是这样吗?传统从未老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走出剧场,大家都站在穹顶下合影,背景是大屏上流转的传统舞影。我们也忍不住停下,在这现代与古老交织的空间里留下一张照片。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哪里只是旅游?分明是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我们用脚步丈量建筑,父母用目光重温信仰,而这座圣坛,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包容着每一代人的记忆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圣坛之内,光影流转间更显庄严。殿宇的雕梁画栋间,每一处纹饰都藏着对“慈悲”与“欢喜”的注解,既没有过度的华丽堆砌,也没有刻意的肃穆压抑,恰如弥勒文化所传递的内核——以欢喜心面对生活,以慈悲心对待众生。漫步其中,听着远处传来的隐约梵音,看着往来信众或虔诚跪拜、或静立沉思,忽然懂得,所谓“圣坛”,不仅是供奉佛像的建筑,更是安放人心的精神驿站。</p> <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一处传统风格的殿宇前,香炉静立,山色如黛。几位游客在殿前轻声祈愿,我们也默默合掌,为父母祈一份安康,为家人祈一份团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轻轻抚摸了一下香炉边缘,仿佛在与岁月低语。母亲站在一旁,望着远山出神,夕阳把她的白发染成了金色。</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一座圆形金顶建筑前再次停下。绿树环抱,白云悠悠,他们并肩而立,像一对走过风雨的老友,又像一对从未分离的恋人。我悄悄按下快门,没惊动他们。那一刻,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舞台——他们的身影,本身就是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回程前,我们走进一处室内展览空间,头顶是巨大的几何穹顶,光影交错,宛如宇宙缩影。父母抬头望着,眼里有好奇,也有惊叹。母亲笑着说:“现在这些地方,真是越修越讲究了。”我挽着她的手,心里却想:再讲究的建筑,也不及你们并肩走过的这一路珍贵。</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我们走进一间昏暗的展厅,两面巨幕如蓝色瀑布般倾泻光影,静谧而深邃。几位游客坐在前方,静静凝望。我们也坐下,任那流动的光在脸上滑过,像时间,像回忆,像这个节日里所有未说出口的温柔。父母没有说话,只是彼此靠近了些。</p><p class="ql-block"> 走出景区时,天边已泛起淡淡的暮色。这个双节,我们没有远行,没有盛宴,只有一场简单的出行,一次陪伴的行走。可正是这平凡的一天,让“团圆”二字,落到了实处。</p> <p class="ql-block"> 走出圣坛时,夕阳正斜照在大佛的笑脸上,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此刻再回望,心中已没有了初见时的惊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的力量。原来,弥勒的笑,从不是让我们逃避世间的苦难,而是教会我们以豁达的姿态接纳一切,以温暖的心境化解纷扰。这一趟奉化之行,访的是圣坛,悟的却是生活——往后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揣着这份“弥勒式”的从容,笑对风雨,心向晴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