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建造历史: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历时五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平定”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将其制成匾额挂于桥头,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建筑结构:为铁索悬桥,由13根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桥身全长约103米,宽约3米,桥面铺设木板,以提供通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关键战役地: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至此,面对敌军的火力封锁,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但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