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退休的日子像指尖的流云,转眼已快四个年头。从前困在朝九晚五的琐碎里,总盼着有一天,开一辆房车闯藏区,用手机镜头留住四座雪山的模样——“蜀山之母”四姑娘山、仙气萦绕的雅拉雪山、静谧如隐者的白海子雪山,还有顶礼膜拜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日照金山。如今,这念想不再是纸上的计划,而是我第11次驶入藏区的车轮轨迹。</p> <p class="ql-block"> 藏区的路从不是坦途,为了离雪山更近一点,我总把房车往海拔四千多米的垭口开。柏油路渐渐变成碎石路,车轮碾过坑洼时,车里的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像在为这场逐雪山之旅伴奏。有的地方房车上不去,摩托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白天里,垭口的风裹着寒意往衣领里钻,即使裹着厚棉袄,指尖也冻得发僵,握着手机的手要时不时揣进怀里暖一暖,生怕镜头抖得抓不住雪山的轮廓;到了夜里,气温接近零度,房车的暖气开着也抵不住刺骨的冷,裹着两床被子仍能听见窗外风呼啸的声音,偶尔还会被冻醒,迷迷糊糊中先摸过手机,看看窗外有没有起雾,生怕错过清晨的晨光。</p> <p class="ql-block"> 为了等一场四座雪山,“日照金山”,我在垭口一守将近一个月。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蹲在房车旁的空地上架好手机支架,眼睛盯着雪山的方向,一等就是大半天。有时云层像厚重的棉絮,把雪山裹得严严实实,从清晨等到日暮,连山尖的影子都看不见;有时眼看晨光要漫上山峰,一阵突如其来的风雪又把希望吹得无影无踪。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口保温杯里凉透又续热的水,有好几次忙着盯雪山,忘了吃饭,等反应过来时,天已经黑透,胃里空落落的,却没心思再生火做饭,只盼着第二天能有好运气。</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这把年纪的我,还能一天不吃东西、开着房车在高速上狂奔一千多公里的体能。从前在单位,总觉得自己精力不济,退休后却凭着“一天两顿、独处自律”的习惯,还有每天雷打不动5公里的跑步锻炼,把身体练得比年轻时还结实。</p> <p class="ql-block"> 转机就藏在某个寻常的傍晚。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守在居里垭口,云层压得很低,我甚至已经做好了“又要空等一天”的准备,正打算收拾支架回房车,天边忽然透出一抹金红。先是山尖被染成了淡淡的橘色,接着那金色像流水一样,一点点漫过雪山的脊背,把终年不化的积雪映得透亮,仿佛整座雪山都镀上了一层金箔,耀眼却不张扬。我赶紧举手机,手指因为激动有些发抖,连按了好几下拍摄键,生怕这转瞬即逝的美景从镜头里溜走。风还在吹,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只盯着屏幕里的“日照金山”,眼眶忍不住发热——这近一个月,四座雪山的坚守,这一路的风餐露宿,这一刻都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开着房车行驶在祖国的大地上,与时间赛跑。从来不会因为年纪而失去光彩。四姑娘山的挺拔、雅拉雪山的灵动、白海子雪山的静谧、贡嘎雪山日照金山的壮阔,都被我藏在了手机相册里,也刻在了心里。那些饿肚子赶路的时刻,那些在垭口冻得发抖的等待,如今想起都成了珍贵的印记。为了圆一场逐雪山的梦,所有的辛苦,都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