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与我们50后的青春回忆

稳心颗粒

<p class="ql-block">昵称:稳心颗粒</p><p class="ql-block">图片/文字/编辑:稳心颗粒</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564016</p> <p class="ql-block">对我们这些50后来说,邓丽君的歌声从不是简单的旋律,而是一帧帧带着温度、触手可及的青春记忆。在那个物质与娱乐都匮乏的年代,她像一阵轻柔的春风,悄然吹进我们的生活,留下了再也抹不去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子裹着层拘谨的素净,收音机是家里最金贵的“娱乐设备”,装着我们对外面世界的所有好奇与向往。那时想听邓丽君的歌,难如在黑暗里寻一束光,满是小心翼翼的期待。常常趁家人不注意,偷偷拧开收音机,把音量调到最小,耳朵紧紧贴在喇叭上,一点点摸索着模糊的波段。在“沙沙”的杂音里,如获至宝般捕捉她柔柔软软的声音——那声音,是黑暗里的曙光,一下子点亮了我们平凡的日子。《甜蜜蜜》一开口,甜得像春日刚融的糖水,不齁不腻,轻轻碰着心底最软的地方,让我们在苦日子里尝着了丝丝甜;《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哼起,又像衣兜深处藏着的小纸条,字里行间都是年轻时没敢说出口的牵挂,勾着我们对爱情最纯真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那会儿,谁家书桌抽屉里没夹着几张她的歌片、藏着几盘她的磁带?歌片有的是从旧画报上细细剪的,边角还留着剪刀的毛边,那是我们用心珍藏的模样;有的是特意托去南方出差的朋友捎的,纸质光滑得能映出浅浅的光,拿到手时,满心都是欢喜与珍惜。磁带更是裹着旧纸壳、借了又还的宝贝,生怕磨花封面,每次播放都格外小心,像在呵护一段稀有的回忆。照片里的她笑眼弯弯,穿着素雅的连衣裙,成了我们心里“美好”最具体的样子,是枯燥生活里难得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我在华师大读数学系那阵,课业忙得连轴转。每天对着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复杂的公式,压力总跟着脚后跟。考前抱着厚厚的数学课本,脑子转得发沉时,就从抽屉里摸出歌片,对着上面的歌词轻轻哼两句《我只在乎你》。歌声落了,心里的焦虑好像也轻了半截。她的歌总带着股软乎乎的劲儿,能把“难”揉成“能扛”,把“烦”化成“能笑”,给了我撑下去的力量,让我在难捱的学业里寻到了一丝慰藉。</p> <p class="ql-block">刚毕业时,我去了四平中学教数学。那时本科老师月工资不足60块,捏着轻飘飘的工资条,心里却装着个沉甸甸的念想——攒钱买台三洋随身听,配几盘邓丽君的正版磁带,好好听那让人心尖发暖的歌。为了这个目标,我对自己格外“苛刻”:中午要么回家吃饭,要么带饭去学校,上班从不坐公交,早半小时步行过去。熬了半年,我把钱紧紧揣在贴身口袋里,快步跑到曲阳路商务中心电子商城,终于拿到了那台日本原装的三洋随身听。我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指尖都透着紧张,按下播放键的刹那,邓丽君的歌声从耳机里流出来,温柔裹着清甜,细腻的旋律慢慢填满耳道,连呼吸都不自觉放轻了。那刻我才懂,原来音乐是有生命力的,连心跳都跟着变得滚烫。攒钱的辛苦全忘了,只剩满心的欢喜在冒泡。对我们50后来说,她的歌从不是简单的旋律,是青春里最软、最珍贵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有年冬天,班里办迎春晚会,学生围着我起哄要表演。我笑着应:“那咱一起唱《甜蜜蜜》!”转身走到黑板前,捏着白粉笔一笔一划写歌词,每落一笔,伴着邓丽君歌声的青春日子就往脑子里涌。“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歌声在挤满人的教室里响起来,我久没开唱,嗓子又哑还跑调,可孩子们全不在意,个个仰着笑脸跟着大声唱。望着他们眼里的朝气,我忽然想起文革刚结束时,听邓丽君得躲着藏着;如今,竟能和孩子们光明正大地一起唱。那满是激情与梦想的青春,好像就顺着这歌声,悄悄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1995年,邓丽君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坐在四平中学的办公桌前批改作业,鼻尖绕着作业本淡淡的纸墨香,手中的红笔突然停住,笔尖的红墨水悄悄晕开一小片,像极了心底陡然泛起的波澜。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住了,整个世界都静了,只有心里的悲痛在慢慢蔓延。那夜我没睡好,翻来覆去都是她的歌——邓丽君的声音早融进了我们的青春:是华师大课间偷偷哼的《甜蜜蜜》,是大学毕业聚会上循环放的《我只在乎你》,是四平中学教师迎春联欢会上唱的《贺新年》,是知青同学久别重逢时轻吟的《又见炊烟》……每句软乎乎的词、每段暖融融的调子,都裹着我们那时的快乐与心动,刻在记忆里,怎么也忘不掉。</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都年过七旬,邓丽君也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但她的歌声还在耳边绕着,从来没远过。那些伴着她的歌声欢笑、尝着甜蜜的青春岁月,也永远鲜活在记忆最深处。对我们50后来说,她的声音从不是一首歌那么简单,是我们青春里最温柔、最难忘的印记,值得用一辈子去珍藏。</p> <p class="ql-block">请聆听邓丽君的《甜蜜蜜》。这首源自印尼民谣、经庄奴填词的经典金曲藏着我们50后最柔软的青春注脚。那轻快旋律里,有偷偷贴着收音机捕捉的甜,有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下的暖,更有从“躲着听”到“放声唱”的岁月印记。让那温润嗓音漫过耳畔,再赴一场与青春的甜蜜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