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雨润物,书香沁心。在举国同庆的国庆假期,人们以多样方式为祖国华诞献礼。2025年10月7日下午,泾州书院读书会第5期线下活动在泾川县新华书店二楼圆满举行,以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雅集,为假期增添了浓厚的书香韵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读书会在王英老师的主持下,以“从《易经》中感悟中式教育智慧”为主题,通过诵读金句、领读经典、学员分享、引领分享及闪电分享等环节,带领学员们在温馨热烈的氛围中开启了一场启迪心灵的智慧之旅,深入探讨了将圣贤智慧转化为现代教育实践的具体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金句诵读——撷取星火启思,汇聚智慧润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读书会的首个环节,全体学员共同诵读了经闫合作老师的系列金句,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深思与内省的基调。闫老师凝练的语句从自我责任、内在成长、教育本质与人生智慧等多个维度让学员们明白了学习与教育的目的,懂得了“知”与“行”的智慧阶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共读经典——溯源《易经》之本,探寻教化之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环节,学员们在赵晶、章彩霞、章惠君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诵读了《中式教育》第九章第一节《德博而化的存诚智慧》。通过诵读,学员们理解了“德博而化”的教育智慧的核心在于“化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教育者自身的“修己”与“自化”。这要求教育者通过“闲邪存其诚”来守护内心的纯粹与中正,通过“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来规范外在的言行,做到因时制宜、审慎适度。最终,当教育者自身德行厚实,便能达到“德博而化”的境界,以生命影响生命,实现“不教而教”的最高教育理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感悟分享——聆听践行体悟,照亮教育迷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环节,赵巧凤学姐和王英老师结合自身育儿及教育实践,真诚分享了本周学习中的收获与践行,以生动的实践案例,为各位学员带来了深刻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赵巧凤:化经为行——以生活实践体悟教育本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巧凤学长的分享以自身育儿实践为镜,生动诠释了《易经》智慧如何照亮日常教育迷思。她打破对经典的刻板认知,从“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中领悟到教育不是刻板控制,而是以柔化刚的艺术——当孩子写作业偷看课外书时,一句充满共情的引导远比厉声呵斥更能唤醒自觉。更从“闲邪存其诚”中洞见教育本质:知识的传授远不如品格的涵养重要,唯有帮助孩子“存诚去邪”,用正念滋养心灵,才能实现真正的“化人”。她的实践让学员们看见:经典智慧从未远离生活,它正蕴藏在每个教育抉择的细微处,等待我们用真心去唤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王英:反躬践诚——于省思与榜样中笃行修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英老师通过本周《跟易经学教育》的学习,打破了将《易经》视为占卜之书的刻板印象,认识到这是一部阐述万物变化规律的哲学经典,并从中汲取“德博而化”的存诚智慧。她结合自身在工作与育儿中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坦诚自己在耐心、守信与情绪管理上的差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她以蔡磊面对渐冻症却依然坚持奉献、搭建医疗数据平台的事迹为现实榜样,真切体悟到“存诚”并非空谈道理,而是将真诚刻进行动的坚定与担当。她的分享表明,真正的成长始于深刻的自我省察,并最终要落脚于持之以恒的实践,方能走向“化己化人”的教育境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引领分享——融通古今智慧,点亮育己之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金慧老师结合赵巧凤学姐和王英老师的分享内容及自身成长历程,作了深具启发的引领分享。她坦言自己曾视《易经》为玄奥的“卦书”,而今方悟其本质是洞察万物规律的生命哲学。她以孔子困于陈蔡仍弦歌不辍、阳明先生临辱不惊讲学的事迹,阐明“诚”并非软弱,而是如如不动的内心定力。她更深情回顾自己走出产后抑郁、在带娃琐碎中坚持学习的经历——深夜笔记、线上听课、线下奔波,无一不是“以诚赴学”的扎实脚印。她强调,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育己”的修行,唯有自己先成为从容、稳定的榜样,才能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影响孩子、照亮他人。她的分享,融圣贤智慧与个人体悟于一炉,为在场学员们点亮了一条真切而温暖的成长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闪电分享——汇聚多元体悟,共筑成长之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紧凑而热烈的闪电分享环节,每位参加的学员都积极分享,以最真实的声音展现了学习路上的收获践行及困惑。每一个人的发言都是一盏灯,共同照亮了集体前行的道路。这些闪光的片段,让“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变得如此真切动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张雅妮:自省中觉察,展望中前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雅妮学姐坦诚最近处于“与学习脱节”的现状。这份坦诚不是退缩,而是成长的起点。她的坦诚让大家看到:学习路上每个真实的瞬间都值得珍视,每一次对自我的清醒认知,都是迈向新成长的重要一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王莹:闻道奋起力行,同心携手共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莹老师她满怀热忱地表示要与学习团队“同心前行”,她表达了付诸行动的决心,展现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她坦言在这个优秀集体中获得了成长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她的分享充满正能量,展现了在良好学习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美好景象,让在场的每一位学员都见证了一个人在团队支持下焕发出的蓬勃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郭小梅:慕贤主动求学,润物无声修身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小梅学姐分享中谦称自己“懒惰”,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好学”的真谛。她被读书会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吸引,主动请求杨老师“有好的内容就分享”,积极融入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学习集体。更可贵的是,她已将学习内化为自觉行动,通过减少看手机时间为孩子树立榜样,切实践行着“我要自己先学起来”的教育理念。她的分享虽朴实无华,却让我们看到: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人的向学之心,一位普通妈妈正在用最真诚的方式,实现着自我提升与家风建设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刘红梅:修身正己为先,润物无声化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红梅老师的分享生动诠释了“正人先正己”的深刻内涵。她将学习重心从过度关注孩子转向专注自我成长,坚持每日清晨六点起床读书听课,晚上九点半率先入睡,用身教取代言传。令人感动的是,她为了参加本次读书会,特意调整了原定的手术安排,甚至在公交坐过站后毅然下车赶往会场。这份对学习的珍视与坚持,让她真切体会到“自身变好,周遭皆好”的积极转变。她的实践印证了教育的真谛:当我们专注修身,提升自我,家人自会追随,环境随之改善,这正是“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在家庭中的美好呈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5.赵银娟:潜移默化润家,同心共进悟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银娟老师用亲切的泾川话讲述了孔子拜见老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学习需要沉淀与耐心的道理。她分享了一个温馨的转变:原本对她学习中式教育有所保留的丈夫,在某个天竟主动向亲友讲述老子孔子的智慧,眉飞色舞的模样让她看到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力。这个故事不仅印证了"浮躁除则智慧生"的学习真谛,更展现了优秀文化对家庭的积极影响。她的分享让我们深信:当一个人真诚地投入学习,这份能量自会浸润家人,实现"修身齐家"的美好循环,这正是文化传承在当代家庭中最动人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6.赵晶:潜心深耕不辍,返观本心自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晶老师坦诚分享了学习路上的瓶颈与突破。她坦言自学经典时遇到"卡壳",却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决定回归初心,重新深入圣贤经典的根本。更可贵的是,她通过假期带家人游览甘肃的经历,深刻体悟到"身边即远方"的文化自信——从向往江南水乡到发现西北深厚底蕴,这个转变让她明白成长需要向内找寻"本自具足"的力量。她的分享展现了一位学习者在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清醒自觉:既懂得借力团体,更能返观自心,在深耕与反思中实现真正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7.赵赟:感恩同行聚力,修身达人共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赟老师以感恩之心细数读书会发展历程,从最初的8人团队到如今不断壮大的学习共同体,他特别致谢了赵银娟老师的热情推动、赵晶老师的倾力支持以及杨金慧老师的无私奉献。她深情地指出,正是这些“给力的同伴”汇聚成光,让读书会充满正能量。更可贵的是,她将学习升华到“修养自己”的境界,引用《中庸》“以仁治仁”的智慧,提出教育者当以身示范,“扫清自己脚下土地”,方能真正影响他人。这番分享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学习共同体,既是个人修身的道场,更是众人携手的温暖家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8.王红艳:寻文化之本源,聚众智以共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红艳老师以深沉的文化自觉,带领我们追溯中华文明之源。她指出《周易》作为八千年文化的活水源头,其智慧值得众人共研。更可贵的是,她唤醒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自信——从天水伏羲到泾川石窟,从丝绸之路到黄土高原,西北大地承载着厚重的文明记忆。面对物质丰裕时代的精神需求,她提出要以经典文化滋养下一代的心灵,让孩子在文化根脉中找到“相信的力量”。她的分享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既要带领孩子追寻文明的源头活水,更要帮助他们建立精神的坚实根基,这样才能在变幻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从容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9.王欣:临场即悟成长,随缘亦得收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欣老师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分享了她在读书会现场的即时感悟。虽然最初因一周未学习而感到紧张,但在聆听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个学习场域带来的思维碰撞与成长动力。她提出了两个深刻体悟:一是领悟到“教育是农业”的真谛,需要像春耕秋收般精耕细作,并以陪伴孩子从识字到热爱阅读的实践历程,印证了教育需要耐心与智慧;二是懂得了换位思考的智慧,通过理解婆婆在其认知范围内已给出最好的关爱,实现了家庭关系的和谐转变。她的分享生动展现了:只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即使在看似“未学习”的状态下,生命依然能在点滴中收获成长与顿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0.路小燕:倦后归队汲能,聚力携手共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小燕老师真诚分享了从假日“摆烂人生”到重获能量的心路历程。她坦言假期中因懈怠而感到空虚,但一走进读书会就被现场的美好氛围所感染,每位学员的分享都成为她充电的源泉。她反思自身成长缓慢源于努力不足,并深刻认识到“担当即成长”的道理——银娟、金慧等老师的快速进步正是源于勇于承担。更可贵的是,她领悟到“身边人不优秀是因为自己不优秀”的自觉,开始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身边人的智慧。她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暂时的停滞并不可怕,只要保持归队学习的勇气,就能在集体能量的滋养中重新出发,与众人携手向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1.章惠君:闻道奋起力行,同心携手共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惠君老师以谦逊真诚的态度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她坦言自己长期沉浸在公式与题海中,生活仿佛“一潭死水”。直到偶然参加家庭教育协会的团建活动,她被这个学习群体“如沐春风”的氛围深深吸引。尽管自认“嘴笨”,她却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坚持参与读书会。在这里,她发现了学习型生活的美好,重新点燃了成长的热情。她的分享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可以在优秀集体的滋养中突破自我,当一个人打开心扉拥抱正能量时,平凡的生活也会绽放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2.吕改秀:齐家修身并进,明德笃行致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吕改秀老师以温暖而富有智慧的分享,展现了在家庭生活中修行成长的生动实践。她深刻体会到“女人的变化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水”,通过将挑剔的眼光转化为欣赏的眼光,在丈夫节俭用纸等生活细节中发现了以往被忽视的美德。她领悟到“家里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当用心欣赏时,处处都能发现家人身上的闪光点。她更以“人生三件事”的朴素哲理启迪大家: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这番分享让我们看到,家庭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在柴米油盐中修身正己,在相亲相爱中明德践行,正是中式教育智慧最朴实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3.章彩霞:焕新自我前行,悦纳世界同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彩霞老师以生动真挚的语言分享了学习中式教育带来的三大转变。她见证了挚友王英蜕变的过程,深受触动而加入学习。两个月来,她的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清晨五点半准时起床学习,取代了以往刷购物网站的习惯;从一看书就困到如今专注投入,学习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从抱怨消极到学会欣赏,能在每位学员身上发现闪光点。她的分享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真正拥抱学习,从作息习惯到心灵境界都会发生美好转变,而这正是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共进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六、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泾州书院第五期读书会在温馨而充满智慧火花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金句的启迪、经典的诵读、真诚的分享与即兴的交流,学员们不仅深化了对《易经》中“德博而化”“闲邪存诚”等教育智慧的理解,更在彼此的生命叙事中照见了自我成长的路径。从焦虑到从容,从控制到唤醒,从向外索求到向内扎根——每一位分享者的声音,都如一盏灯,共同照亮了“育人先育己”的根本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场经典与生活的相遇,也是一次个体与集体的共鸣。我们相信,圣贤智慧从不是束之高阁的文字,而是可践行于每一个寻常日子中的生命态度。愿每一位走在学习路上的同行者,继续以诚立心、以德化人,在教育的田园中精耕细作,在文化的长河里聚力前行。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浸润心灵的温暖与力量,相约下一期,继续在经典的引领下——同心、同行、同生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撰稿:路小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赵 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杨金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对:赵银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