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广州中山大学

安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905年的广州中山大学康乐园,是一部凝固的近代史。这里曾是岭南大学的旧址,120年来,中西合璧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见证着教育的传承与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马丁堂、格兰堂等民国时期的建筑错落有致。绿色琉璃瓦顶、拱形门廊与红砖墙体交织出独特的历史风格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铭苏指着石板讲述历史,我们走过每一处砖石,如同翻阅一页页活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是一次校园漫步,更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山大学竹园,竹种标本园,是岭南大学外籍教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种下,很多品种在50年代移植华南植物园。</span></p> <p class="ql-block">甲竹挺拔,簕竹丛生,信息牌讲述着它们的学名与用途,诉说着一段跨洋而来的植物学情缘。</p> <p class="ql-block">这片静谧绿竹林,是自然与学术交融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中大校史馆</p> <p class="ql-block">经过铭苏尽量游说,工作人员破格允许我们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的展板前,我们驻足良久,那段整合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联大等多校资源的历史,产生中山医,华工,华农,华师,,,,我们的父辈都经历了这场深刻动荡的改革运动。</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内,陈寅恪、戴镏龄等大师的展板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汇聚于此,奠定了文理学科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1953年的院校调整,铭苏跟随父亲戴镏龄大师从武汉大学来到中大。</p> <p class="ql-block">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毕业证书,无声地传递着知识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新儿外公签名的中大农学院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五舅父杜念祖在花县为群众做眼病手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