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祁连卓尔山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河北岸,占地面积约603.1亩,山顶平均海拔2930米,该景区被青海省文联命名为“音乐家采风基地” 和“摄影家创作基地”,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卓尔山景区山顶视野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左边是一幅尽善尽美的田园风景画;前面是一山尽览四季之景的阿咪东索,山下倒淌的八宝河缓缓流过;右侧是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景观;后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卓尔山还是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群众心目中守护一方的神山,游客净化灵魂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是一条木栈道前行。脚下的木板被雨水浸得微湿,踩上去有轻微的回响,像是山林低语。栈道两侧绿草如茵,远处山影朦胧,云雾在峰峦间游走,看那云雾如何一层层剥开山的轮廓,又如何悄然合拢,仿佛天地之间正上演一场无声的开合仪式。</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条商业街。路边有家小摊,招牌写着“抽空摆个摊 有啥喝啥”,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俏皮。这里没人吆喝,也没人急着推销,反倒像山中驿站,供旅人短暂停留,喝口热茶,再继续向上。</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一条滑水玻璃栈道悬在山腰,透明的地面下是深谷,远处山脉被云雾缠绕,轮廓模糊,像水墨晕染。风从四面涌来,吹得衣角翻飞,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p> <p class="ql-block"> 山腰间,一排指示牌立在路边,写着“我在卓尔山很想你”“我在这里很想见你一面”等,像是不同人留下的心事。原来这座山不只是风景,更像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处望去,整片山野铺展眼前。草地如毯,云层低垂,压着山脊缓缓移动,光线时明时暗,仿佛大自然在调试它的滤镜。</p> <p class="ql-block"> 高处一条电梯为游人登顶提供了方便,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免票乘坐,学生享受半票,非常人性化。电梯通道由金属框架支撑,地面是防滑金属板,两侧护栏通向山顶平台。虽然可以步行,但是轻松乘梯而上,心里还是暖了一下。旅行不该是考验体力的苦修,而该是每个人都能抵达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随着电梯上行,海拔高度带来的高反不得不吸氧缓解。</p> <p class="ql-block"> 站在电梯上,视野豁然开朗。左边是拉洞峡谷的田园画卷:农田、村舍、小溪,像被精心布置的微缩模型;正前方,阿咪东索巍然矗立,山顶积雪未化,与云雾交织;右侧千兵崖赤红如焰,丹霞绝壁直插云霄;身后则是祁连山脉的连绵脊线。四顾皆景,无一处不壮丽,难怪这里被称为“天境之眼”。</p> <p class="ql-block"> ”千兵崖”属丹霞地貌景观,它兼具雄险美和幽深美,平地拔起于八宝河畔,南坡几乎垂直,丹崖绝壁,气度不凡,犹如千兵之崖,它群峰峻峭挺拔,崖立千仞,宛若削成,颜色赤红,故称千兵崖。千兵崖集秀、 幽、险、峭于一体,又以蓝天、白云、绿草、油菜花为映衬 ,其景观美丽非凡。</p> <p class="ql-block"> 电梯缓缓停下,我们终于抵达了山顶,踏上了这片静谧又壮阔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一片花坛跃入眼帘,五彩斑斓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中央那块刻着“卓尔山”的巨石,沉默地守望着来往的游人。再往上看,山坡上矗立着一座西夏烽燧古堡。</p> <p class="ql-block"> “天境祁连”四个字刻在一块黄色巨石上,立在开阔的观景台上。我站在这里,眼前是连绵的山脉,云雾缭绕,仿佛站在了人间与天界的交界处。风从耳边掠过,带着凉意,也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辽阔。我们交费用镜头定格这美丽幸福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转过一个弯,一排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它们的颜色已经有些褪去,却依然鲜艳得扎眼。我坐在石头旁歇了会儿,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云怎么飘,风怎么吹,经幡怎么摇。</p> <p class="ql-block"> 祁连卓尔山景区有一处静谧的角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里成了婚姻登记的户外颁证基地。红白相间的标志牌立在绿意盎然的草地上,像一封写给天空的情书。祁连县民政局把颁证台搬到了草原与雪山之间,让婚姻的起点不再局限于一纸证书,而是始于一场与自然对话的仪式。站在这里,目光从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形装饰移向远处的山脉,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以山为盟,以地为证”。</p> <p class="ql-block"> 从祁连卓尔山景区下山时,我们选择了骑马,山路蜿蜒,马蹄轻踏在小道上,马蹄声错落,像一段不成调却动听的曲子。我们谁都没提赶时间,也没人催马快走,就这样慢着,晃着,把一段寻常的下山路,走成了记忆里不肯褪色的一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