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有海,但鲜有人提及观赏海景,因为在上海“看海”,总带着几分自嘲。驱车两小时,见到的那片浑黄的水域,与黄河水并无二致。风里裹挟着泥沙与潮湿的气息,水天相接处是模糊的黄灰色。朋友们调侃说:“上海有海不见海,要看真正的海,得去三亚,去青岛、去大连……。” 仿佛海洋的蔚蓝,注定与这座滨海城市无缘。</p> <p class="ql-block">直到九月中旬那个盛夏的清晨,我们抵达沈家湾码头。登上的是一艘白色的混装船,载着去嵊泗列岛的旅客与物资。船初离港时,玄窗外的海水延续着上海土黄色海水的颜色,波澜起伏间,仿佛流淌的不是海水,而是黄河之水。</p> <p class="ql-block">然而,船行约莫一小时后,奇迹开始悄然发生。起初是不经意的一瞥,发现窗外海水的色调,仿佛被调入了一抹若有若无的蓝色。再仔细看,海水已不再是纯粹的黄,而是像一幅未调匀的油画,黄色的水与蓝色的海水相互缠绕、渗透,形成一片辽阔无垠的“蓝黄相间”。这神奇的过渡,宛如大自然亲手绘制的一幅渐变地图。</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震撼,在船行至深海蓝色的不期而至。一种纯粹的、饱满的、几乎令人屏息的蔚蓝,毫无征兆地铺满了整个视野。那是一种可以与海南岛、北海海水媲美的蓝色海面。它蓝得那样深邃,那样坦荡,在盛夏灼热的阳光下,泛着碎银般的光点,一直延伸到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也坐不住了,全都涌上了甲板。温热的海风裹挟着咸鲜的气息扑面而来,将船舱里的凉气与旅途的困顿一扫而空。视野是三百六十度的开阔,头顶是疏朗的蓝天,脚下是浩瀚的碧海,人在其中,只觉得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航行变成了一场流动的视觉盛宴。巨大的集装箱货轮像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城市,沉稳地犁开海面;偶尔掠过的小岛,披着苍翠的植被,如同搁浅的巨鲸;而那些随波摇曳的渔船,则在这片蓝绸上点缀了生动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最动人的,是船尾的景象。螺旋桨搅起翻滚的白浪,如同一条永不消散的纯白航迹。成群的海鸥凭借气流,优雅地尾随盘旋,它们的鸣叫声清脆地穿透海浪的喧哗,为这静谧的壮阔谱写着伴奏。</p> <p class="ql-block">船舱里空调凉爽,但我们更愿意待在甲板上,任凭发丝飞舞,衣衫猎猎。我们举着手机,一路“打卡”,镜头贪婪地收录着每一帧无需滤镜的美景——从浑黄到碧蓝,从江海的迷茫到大洋的澄澈。</p> <p class="ql-block">四个多小时的航程,非但不觉漫长,反倒像一场沉浸式的海洋剧场。当枸杞岛那座被绿意覆盖、缀满“海上布达拉宫”般民宿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心中都已明白:关于“看海必须远行”的执念,从这一刻起,已被彻底刷新。在上海附近也有被隐藏在咫尺的蔚蓝。</p> <p class="ql-block">它不再是一个地理上的发现,更是一种观念的重塑。原来,诗与远方,有时只需一张船票和几个小时的耐心。那片蔚蓝,从未远离,它只是静静地等在长江与东海的交界处,等着我们穿过那片短暂的浑黄,去遇见一个全新的、属于东海深处的蓝色秘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