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1927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我们到达武汉时正下着雨,等雨小了首先去了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黄鹤楼始建于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黄鹤楼故址在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所以现址与故址相距约1公里。</p> <p class="ql-block">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胜像宝塔,它是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如今位置,属于佛教密宗佛塔,高9.36米。胜像宝塔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为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元末明初的历史和宗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接着登楼参观,楼高5层,每层里有不同的展示。一楼大厅正面壁上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它高9米、宽6米,由756块陶版镶嵌而成。壁画分天上、人间两部分:仙人驾鹤翱翔,民众歌舞呼应,融合“橘皮画鹤”传说与崔颢“白云千载空悠悠”诗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被制成中国邮政特种邮票发行。</span></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它吸引了历代众多文学家、诗人等登楼题诗作文,楼内展示了十几位名家名诗。</p> <p class="ql-block">登楼远眺,武汉城景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电视塔,要是晴天效果更佳。接着去了附近的户部巷,逛吃。</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去汉口站,它是我国最大欧式风格火车站,改造后的汉口站站房回归原大智门火车站的欧式风格。(2008年改造,2011年投入使用)我们又追根求源去了大智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大智门火车站始建于1898年,1903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它是由法国设计师设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0年8月1日改名为汉口火车站。1991年10月1日,汉口火车站整体迁至现址,老汉口站改为市郊旅客列车乘降所。1996年7月1日,大智门火车站正式停止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参观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1927年2月至1927年7月,它是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当时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人苏兆征、李立三、刘少奇等曾在此办公。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5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纪念馆题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的展览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武汉”为主题,通过实物和史料照片,全面再现了武汉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历史。我们一一参看,重温那段历史,致敬先辈!</p> <p class="ql-block">参观刘少奇同志旧居,它与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一条马路之隔。旧居为20年代建造的里弄式二层砖木结构建筑,是刘少奇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房,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参观横渡长江博物馆,它位于武汉汉口江滩粤汉码头(原渡江观礼台),俄式建筑风格。馆内通过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及艺术创作,系统展示毛泽东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及武汉渡江节发展。</p> <p class="ql-block">从1956年初夏到1966年7月,十年间毛泽东主席18次在武汉畅游长江。</p> <p class="ql-block">1927年,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在武昌都府堤居住半年之久,投身大革命洪流。新中国成立后,他对这片热土倍加关注,多次到长江和武汉考察。</p> <p class="ql-block">看完史料出来,我们站上博物馆观景台看看江景。</p> <p class="ql-block">横渡长江博物馆对面就是武汉防汛纪念碑,它建于1969年,是为纪念1954年武汉军民抵御特大洪水胜利而建。总高37米,碑顶镶嵌直径1.8米五角红星,基座正面镌刻《水调歌头·游泳》诗词。</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大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海关大楼之一,一度成为汉口城市的标志,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江汉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宋庆龄汉口旧居纪念馆,它是一座俄式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1896年,原为华俄道胜银行旧址。1926年至1927年,宋庆龄在此居住并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组织妇女党务训练班等革命活动。馆内以图文资料、生活场景还原等方式展示宋庆龄在此期间的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位于武汉市汉口黄浦路上滑坡74号,始建于1877年,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间由主持昌宏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p> <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古德茅蓬成了阳夏保卫战的最初战场。古德茅蓬的众僧在昌宏住持的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自发救护起义军伤员,还在寺后的菜地里集中掩埋烈士遗体。</p> <p class="ql-block">古德寺是20世纪20年代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交融的结晶。它率先摒弃宗教之间门户之见,大胆革新,吸取其他宗教建筑的长处,留下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寺庙建筑。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武汉东湖风景区,因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故得此名。内有听涛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和吹笛景区。我们清晨来到听涛景区走走看看,感受东湖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参观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湖北军政府旧址,又称红楼。它是一组有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始建于1910年。旧址坐北朝南,布局为“山”形,大楼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砖木结构,主楼两层。1961年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旧址内有武昌起义史料陈列展,介绍了武昌起义的整个过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一举成功,翌日,革命军在这座大楼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首先在湖北得到实现。</p> <p class="ql-block">参观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它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57号,原房在1944年被炸毁,现建筑在原址按原样复建的。1979年3月5日开馆,叶剑英为纪念馆题写了馆标。</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于1937年10月经董必武同志筹备建立。中共中央代表团(对内为中共中央长江局)也在这里办公。1937年元月下旬,新四军军部迁往南昌后,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代办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的一切工作。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为八路军、新四军筹备粮饷和各种军需物资,开展宣传工作,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输送大批爱国青年赴延安和抗日前线,并热情接待了国内外各界人士,阐明共产党抗日主张,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通过文物、照片及史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及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在武汉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和动员民众,团结一切抗战力量,为推动国民党一致抗日,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做出的伟大贡献,以及武汉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业绩。</p> <p class="ql-block">看完陈列展我们又参观了中共中央长江局会客室、会议室、机要科、电台室以及周恩来和邓颖超、董必武、叶剑英、秦邦宪的办公室兼卧室等,缅怀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