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环线自驾游记•魂系疏勒县

阵风来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17日,出行第15天。</p><p class="ql-block">其他四个驴友今天驾车去了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乌恰县的西极,我没有和他们一起去,而是专门选择到人民公园广场坐1路公共汽车去疏勒县。这是喀什开通最早的公交线路,大概已有65年的历史。1960年代也是喀什唯一的一条公交线路,小时候我坐过无数次。到疏勒县后我先按和驴友们的约定订好了酒店。专门选择了胜利路上和南疆军区西北角离得很近的速8酒店。然后步行在老城区小转了大半天看了看。</p><p class="ql-block">大约是1955年,我父亲从莎车调到疏勒县工作,我家也从莎车县搬到了疏勒县,直到1969年4月份离开新疆,我在疏勒县生活了14年,整个少年时期都在疏勒县。</p><p class="ql-block">疏勒县这个小县城挺特别的。它距当时的新疆第二大城市、南疆重镇喀什只有7公里,而现在已经完全连成一片了。</p><p class="ql-block">做为一个县城,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驻扎在疏勒县的部队和军事单位就很多。除了南疆军区外,还有陆军第四师师部及其直属队,四师炮兵团,阿里支队留守处、疆字110部队、疆字203部队、12医院和卫星观测站,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些单位。所以人们说疏勒县是座兵城是一点也不夸张的。</p><p class="ql-block">当然南疆军区肯定是驻疏勒县的最高军事单位。它成立于1954年,是由解放新疆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军部改编而来的。自成立起保留至今。其军事管辖区域为新疆库尔勒市以南的全部区域及西藏阿里地区。</p><p class="ql-block">要说南疆军区为什么驻在疏勒县?其实是遵从了历史沿革。因为1949年12月份南疆军区前身二军到达南疆后即接收了原国民党军队驻守南疆的部队设在疏勒县的指挥机关的营房。也就是说新疆解放前,驻守南疆的国民党军队的指挥机关就设在疏勒县。而据我所知,其实原国民党驻军也是接收了当年清军驻守南疆的指挥机关的营房而已。</p><p class="ql-block">1876年左宗棠率湘军进疆平息沙俄支持的阿古柏叛乱后,驻守南疆的部队的指挥机关就设在疏勒县。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南疆军区大院里还有一大片井字布局的高大厚重的瓦房。这样的大瓦房在历来少雨的南疆其实是不必要的。它很可能是按建造者的习惯而建的。</p><p class="ql-block">据我们父亲讲,当年部队刚进驻这个大院时,这片大瓦房正门的门额上还有"湘军造"的字样。也就是说它是湘军建造的。也由此可见,至少清朝后期疏勒县就是南疆的军事重镇,由湘军驻守。</p><p class="ql-block">而我所上的学校就是南疆军区创办和管理的,专门招收南疆军区辖区的所有部队的子女。我上小学时它叫南疆军区子女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1965年随着全国所有的军队子女学校移交到地方,我们学校也移交给了喀什地区教育局,改称喀什八一中学,但生源仍旧以部队的子女为主。</p><p class="ql-block">自1969年4月份离开疏勒县,我只在1975年5月份休探亲假回过一次,待了20多天。此后就再没有在疏勒县待过。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特别是少年时期这个人生重要阶段的许多往事都离不开疏勒县的背景。随着一天天老去,又愈发喜欢回忆过去。疏勒县自然常常让人魂牵梦绕。于是2017年6月份,我和几个定居广州的发小,相约时隔42年后再一次回到了疏勒县。而八年后的今天我竟然又一次回到了疏勒县!</p><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也就在老城区和与我关系密切的地方转了转,没有去更大的范围;因浮尘比较重也没有兴趣多拍什么。</p> <p class="ql-block">现在南疆军区的大门。2017年6月份那次回到疏勒县,我们在里面的招待所住了两晚,也好好观察和感受了一下。可以说今非昔比,变化巨大。</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道现在叫解放东路,南疆军区正门就在这条街道上。可以看到持续了几日的浮尘天气依然继续着,一切都笼罩在浮尘中,树叶上、地上落满了灰尘。</p> <p class="ql-block">和南疆军区正门隔着马路斜对着的这个院子,我家曾经在里面住了9年。以前是平房,一栋住三户。现在改建成了四层楼房,而且管理的很严格,我问了一下保安能否进入看看?遭拒。</p> 这条街道现在叫胜利东路,当年是疏勒县最主要的街道,位于南疆军区大院西侧,当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公安局、贸易公司、食品公司、武装部、军人服务社、新华书店、五交化公司、人民银行等单位都在这条街道上。 解放东路东侧的这个门当年是南疆军区托儿所的大门,也是南疆军区大院西侧的小门。现在仍然是南疆军区大院西侧的小门。 <p class="ql-block">十八团营房的大门。1967年以前是四师师部大院,四师搬走后由六师十八团接手,现在十八团仍然住在这里。我家在这个大院内的家属院住了9年,我在这里面的四师托儿所度过了幼年时期。原来里面很大,是按照规划建造的,布局严谨,最西侧是家属院。还有个很大的操场。可以从大门口看出现在里面的布局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大门和里面的建筑物都完全变了,质量好多了。</p><p class="ql-block">在走向大门时怕被岗哨禁止,远远地用长焦镜头拍了一下。我和大门口的值班岗哨聊了一会儿,提出想进去看看,但未被许可。问能否朝里面拍几张照片,也未被允许。说可以在远处拍一下大门。其实我已经拍了。</p> 这是十八团的东侧门,与我们学校大门隔街正对着。当年进去就是四师的澡堂和理发店,我们学校每个星期组织全体学生在里面洗一次澡。当年我是走出家的大院过街就进了学校的大门 当年的第12野战医院,现在的947医院的正门。现在没有军人站岗,由保安把守。问了一下能否进入看看,被拒。 我的母校,原南疆军区子女学校、喀什八一中学,现在改称疏勒县八一中学。这是新开的正门,原是学校的东围墙。 遇到在门口摆放花坛的老师,聊了几句,请他们帮拍了几张照片留念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的老校门,现在做为侧门。我们2017年来时还没有改。现在大门两侧停了不少车,很杂乱。也就没有多拍。</p> <p class="ql-block">南疆军区大院东侧环城路边的小公园,我从位置上判断这里应该是原县粮库的院子。而它东侧的环城路应该是老城墙的位置。应该是推掉了老城墙,在老城墙的位置上建了环城路。我们小时候老疏勒县县城是被老城墙围了一半的,现在都没了。感觉有些可惜,应该留一段就好了。毕竟那也算是古迹啊。</p> 在母校大门口的留影 一座小清真寺。在原先巴扎的位置上,过去是没有的,从建造质量上看应该是近些年建造的。 <p class="ql-block">在疏勒县步行街的一家库迪咖啡馆喝咖啡,也是第一次在疏勒县喝咖啡。感觉该品牌注重在新疆南疆的布局。待了一会儿,感觉他们生意还不错,外送的比较多。莫非疏勒县的同胞们现在也很时兴喝咖啡了吗?而且时兴点外卖的吗?</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因为浮尘天气,咖啡店门口的桌子上明显的有些灰尘。否则可以坐在这喝喝咖啡,歇息一番,享受一番惬意。</p> 我感觉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疏勒县人民医院。就在胜利东路上,和南疆军区隔街相望。正门大约在当年军区门诊部的位置上,占地面积不小。从硬件上看规模不小,质量也不错,是山东援建的。说实在话,从硬件和规模上看,一个县城能有这样医院,相当不错了。 虽然天色渐晚,还是专门进入拍了一下。 在里面朝大门方向可以看到南疆军区的办公大楼 <p class="ql-block">其他驴友去了西极。我们约定我在疏勒县给大家订酒店,他们从西极回来后直接到疏勒县我订的速8精选酒店会合。当晚我们在疏勒县速8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我开车拉着大家到我的母校、12医院大门口和南疆军区大门口看了看,然后吃了早饭按计划前往帕米尔高原。</p><p class="ql-block">再见,疏勒县,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