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206文明教室

吉梁

<p class="ql-block"><b>  9月25日书画系班长群里,杜主任发的一则“关于校刊编辑部,需要一篇开学前后,各班有突出好人好事300字左右报道稿的通知”,让我陷入深思,回顾了开学前后情况,认为在206教室上课的每个班,在内务管理上出现的新学期,新气象,值得一写。 </b></p><p class="ql-block"><b> 今年秋季开学,市老年大学“书画艺术系”新招加上原先的有五十多个书画班,其中二楼206教室上课的就有榜书、书法创作、硬笔、篆刻、写意人物七个。 </b></p><p class="ql-block"><b> 该教室作为书画艺术系教学主要场地,使用频率高,原先有些教具用完后要交回办公室,耳迈在系里冲电,即加大了系里工作量,个别情况下责任不清,室内环境出现问题容易扯皮。 </b></p><p class="ql-block"><b> 为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升管理能力,在206教室上课的各班班长们,在首次系班长座谈会结束,利用到上课的各教室清理卫生,熟悉环境的机会,建起了206班长群,按照系里的要求,商讨了教室内部自查、自纠,教具统管,遇到问题倒查等规则,促进了环境卫生,改进了教具管理水平。 </b></p><p class="ql-block"><b> 如今放学后,映入眼帘的是地面干净,桌椅整齐,笔洗水清,易丢吸沾书法作业的30枚磁石,醒目排列在毡墙上;投影仪、黑板闭关,无线耳麦处于充电状态,即消除了安全隐患,也保证了教学设备的随时可用。 </b></p> <p class="ql-block"><b>  “制度的关键作用在于责任与倒查’。” 206班长们,一旦发现教室环境不洁,和教具缺失会第一时间清理,在专门的“206微信群”里追溯相关班。例如,书写黑板的“绿字笔”曾连续几天不知下落,通过倒查,最后找到;有一次笔洗中涮毛笔的污水,当班值日没及时倒掉刷净,责任班长主动出来担责,作自我批评 。</b></p><p class="ql-block"><b> 一开始的那些日子里,班长们每天会在“206微信群”中发各班放学整理后的教室情况,耳麦充电,磁石规整的正常照片,时间一长显得繁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有的班长提议“今后只发不正常的照片吧”。 </b></p><p class="ql-block"><b> 学员们对此也有称赞,有的认为教室像我们第2个家,放学前主动收拾个人桌面,各班值日抽洞纸屑,水池污渍,地面当班清。 </b></p><p class="ql-block"><b> 自查、自纠、共管,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更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员们自律精神和协作意识,促进了老年大学内涵式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榜书班田吉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