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绿色通道

陶然

<p class="ql-block">  这N多年间,我吃进身体里不可或缺的蔬菜都来自农村那片菜园;都产自家乡那片土地;都源于二姐那双写满爱的手。</p> <p class="ql-block">  二姐家四间大瓦房,宽敞明亮。房前屋后,加在一起能有半亩自留地。这片肥沃的土壤,不知滋养着多少亲戚朋友,丰盈着多少人的餐桌!</p> <p class="ql-block">  一到春风梳柳、夜雨瞒人、燕子回归之际,二姐和二姐夫就着手绿化这片土地。先是给园子洗脸——把一冬天堆积的垃圾捡走,然后再给园子铺上一层面膜——撒上一层自己沤好的农家肥,最后就是开犁打垄、修畦、播种、压膜。</p><p class="ql-block">  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屋子的所有窗台上都被大小泡沫箱子牢牢占据了。里面早早种上了柿子、黄瓜、茄子、辣椒等。室内温度高,种子发芽快。这就叫提前“育秧”,一旦外边的气候平稳,室内的这片绿就被移植到园子里,这些小秧苗,便欢笑着往上长。</p> <p class="ql-block">  五一前后,我们的绿色通道正式开启。 第一批走进我们餐桌的是绿莹莹的清鲜小菜——白菜,生菜、香菜、水萝卜……因了塑料薄膜,它们陶醉在充足的阳光下,一天一个色彩,一天一个姿态,婴儿肥般地长。</p><p class="ql-block">  返青的大葱和韭菜,那是最养眼的景。绿得干净,绿得发亮,绿得醉人!站到它们面前,挪不动脚步,咋看咋喜欢。大葱炒鸡蛋,葱香四溢;韭菜鸡蛋虾仁馅的饺子,韭香醉人。谁能不爱吃?</p> <p class="ql-block">  豆角百吃不厌。五花肉烧豆角,排骨炖豆角,豆角上溢着香气的同时,还冒着油汪汪的气泡,看着就胃口大开,味蕾就会无限膨胀。</p><p class="ql-block">  从春到秋,二姐夫要种下四个批次的豆角,从开春到八月中秋,园子里永远有一两处“爬满架的豆角”,上面开满紫色的小花,结满一串串绿色的月牙或宝剑。自然,我们就会有吃不完的豆角,而且还会冻起来好多,丰盈得很。</p> <p class="ql-block">  因为要供市里五户人家的蔬菜,摘菜就成了二姐一大夏天最重的任务。为了避开烈日,晨光熹微,二姐就脚踩泥泞,挎着篮子,钻进豆角架里。</p><p class="ql-block">  一筐又一筐地摘下来,一身汗水。秋后则是一身露水。每一样绿色的蔬菜背后,都是二姐那真挚的牵挂和无怨无悔地付出!</p> <p class="ql-block">  西红柿是我的最爱。每到夏天,二姐都要通过客车给我捎回来几纸壳箱子。有时我也亲自去摘!看着一串串又大又红,又黄又亮的西红柿,我恨不得立刻变成鲸鱼,一口都把它们吞进肚里。</p><p class="ql-block"> 园子里的西红柿,是真正熟透了的,酸中带甜,甜里透酸,味道特别正宗。最有感觉的就是站到柿子地里,亲手摘下来不同型号,不同颜色,熟得都起沙的,直接扔进嘴里!</p><p class="ql-block"> 我最拿手的菜就是柿子炒鸡蛋。一个大柿子,两个鸡蛋,简单实惠,不加一滴水,炒出来,焦黄的鸡蛋,浸在鲜亮的红色汤汁里,酸酸甜甜的那个味儿,钻进鼻子里,幸福感被拉得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么说吧,凡是我们爱吃的,市面上常见的蔬菜,二姐家的菜园里应有尽有:紫得发亮的茄子,各种款式的辣椒,柔柳似的豇豆,绿中泛紫的猪耳豆,亭亭玉立的芹菜,清香四溢的黄瓜,胖墩墩的窝瓜,长年都离不开的土豆,又甜又面的地瓜,粗粮之王玉米……哪一样,都值得大块朵颐!</p><p class="ql-block"> 一大夏天,捎带着秋天和冬天,二姐就像是专业运输机一样,源源不断地把各种应时的,新鲜得不能再新鲜的蔬菜捎给我们各家各户。毫不夸张地说,她捎过来的蔬菜,每年都有一大卡车!</p><p class="ql-block"> 二姐总嘱咐我:“菜不新鲜了,就别吃了,我再给你拿!”</p><p class="ql-block"> 我怎么舍得扔掉呢,每一片空运来的菜叶都带着温度,带着牵挂!一枝一叶总关情!</p><p class="ql-block"> 拿来的大葱,把鲜亮的叶子掐下来,整整齐齐地放进冰箱冷藏室里,茄子吃不了就把它蒸熟,辣椒黄瓜腌成糖醋类的小咸菜,芹菜叶用开水焯过之后,泡点酱油,加点辣椒油、味素和芝麻,特别下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农村的活儿,就没有轻松的。二姐和二姐夫这两个人,从春到秋,不说天天长到园子里,也差不多。播种,锄草,掐尖,打岔,施肥,架秧,除虫,起土豆,薅大蒜,晾鬼子葱,头伏里种萝卜、二伏里种白菜,立秋以后再种第二茬小菜……摸爬滚打,总有干不完的活儿!</p><p class="ql-block"> 二姐家那片园子,有点沙土地的性质,村水性不是很强。三两天要是不下雨,她们就得提着水桶浇园子。头一天把院子里的几口大缸都注满水,晒一大天,然后把温水浇到园子里,蔬菜不感冒!</p><p class="ql-block"> 她们俩,像呵护眼珠似的呵护这一园子里的“翡翠”、“玛瑙”!她们就是我们这些人家免费的蔬菜“供应商”,更是绿色健康通道的保护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五六个春去春来,秋收冬藏,我饭碗里的绿叶粗纤维,有哪一样不是二姐惦记来的?</p><p class="ql-block"> 二姐给我们拿菜,可是挺费周章。把菜摘下来,分门别类的装到袋子里,然后,搬上自己家的三轮小铁车,二姐夫把它推到离家200多米的客车站点。把菜卸下来,再装到大客车上。大客车司机成了我们的联络员,大客车宛如爱的专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近这六年她的运输任务还稍稍轻了点,因为她的儿子买车了,一周要回家三四趟。每次回去,后备箱里都塞得满满当当的,然后外甥再把菜分给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别看她们自己种菜,但第一口吃到嘴里的未必是她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二姐夫经常告状:“冯老师啊,你二姐是真惦记你们啊!黄瓜豆角刚下来,就都摘给你们了。我说给我留点,都不干呢!”</p><p class="ql-block"> 二姐也总是“批评”二姐夫:“你二姐夫这人,当着你们的面说我,可是背地里比我还惦记你们。总催我,趁着早晨凉快儿,看看谁愿吃啥,都给他们摘点!新鲜东西,你们谁吃不着,都不行!”</p><p class="ql-block"> 大家有目共睹。16年前,大哥去世以后,二姐家就成了我们奔赴的“老家”。每到节假日,或者父母的忌日,我们的大部队就会浩浩荡荡地杀过去,二姐夫就会杀鸡宰鱼的,烧烤炉子架起来,极其热情款待我们——吃喝玩一条龙。</p><p class="ql-block"> 酒后,他的话特别多:“都这个岁数了,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眼下,不就是咱们这些人亲吗!看见你们来,我就高兴,你们不来,我还真想你们……”</p><p class="ql-block"> 有时去了,一闹就是好几天,二姐和二姐夫,就忙上忙下,里外不消停,她家的院子里,园子里,笑语喧天的。那就叫骨肉亲情……</p> <p class="ql-block">  我同志特别羡慕地说:“看看,你姐对你多好!我姐姐从来不惦记我!” 确幸的人儿,偷着在笑!</p><p class="ql-block"> “我和你二姐忙活点儿,你们就吃得健康点儿。咱自己家种的菜,放心!”</p><p class="ql-block"> 是啊,超市里的菜,谁能保证新鲜的背后没有点什么?这份持久又沉甸甸的爱,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满足。</p><p class="ql-block"> 如今,关爱的目光已经跨越千山万水,追到了沈阳那个小家。儿子一回来,总是满载而归,大包小裹的:各种青菜,农家大酱,土鸡蛋,咸鸭蛋咸鹅蛋。</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底,二姐通过快递给他邮过去褪好的刴好的小笨鸡、飞鸭、切好的酸菜,还有晒干的青菜。儿子不无感慨地说:“这可真是我亲二姨啊!”</p><p class="ql-block"> 一个“亲”字,饱含着多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啊!</p> <p class="ql-block">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有个我们……”,这首歌从我的嘴里飞了出来,大姐,二姐,二哥,情不自禁唱了起来,我们沉浸在幸福之中。</p><p class="ql-block">  昨天回去过中秋,我明显感到二姐和二姐夫的身体不如从前了。尤其是二姐,牙又掉了两颗,排骨,锅包肉,都咬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这条绿色通道, 不知道她们还能耕耘多久,接下来的日子,在绿色通道上,会有一辆载满爱的快车,往回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