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5日,早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晨</span>练在赞皇石岩乡的红石街上,上午游览<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百里赤壁,万丈红绫”之称。</span>嶂石岩景区,嶂石岩地貌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为世界三大砂岩地貌。下午车行三小时到达“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新中国从这是走来的石家庄平山县,游览全国五大革命胜地之一的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原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有100多户人家,群山环绕,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沃,稻麦两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老革命根据地之一。1948年,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当时距西柏坡仅90公里的华北重镇石家庄(原名石门,现为河北省省会)已攻克,直控京广铁路,石家庄成为华北解放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解放区合并)的领导中心。在全国胜利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于5月26日到达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齐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任弼时同志是1948年4月23日来到西柏坡的,他是五位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的旧居是南北狭长的小院,北房为东、西两间,东边一间是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室;西边一间是任弼时夫妇的寝室。西厢房北边一间是任弼时的儿子的住室;南边一间,在九月会议期间,贺龙同志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坐落在位于太行山中的平山县。自1948年5月至次年3月间,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大决战期间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部。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共中央旧址的院落。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旧居,解放军总部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以及中共中央接见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和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旧址等院内景观。</p> <p class="ql-block">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p> <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为首的中央工委先期进驻西柏坡村,在村子的东头借用了一部分民房,自己动手又盖了一些,弯弯曲曲围起了一道围墙,自然形成了一个院落,对外称“工大”或“劳大”,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任校长,朱总司令被称为朱校董。这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旧居紧靠小山南端。原为农民住宅,曾被日寇烧得残破不堪,后经多次修补。该房分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甬道西边有磨盘和猪圈。夏日里,毛泽东同其他领导,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军国大事。北院西房三间,两间为家属住房,一间为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卧室。办公室内现陈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等,都是当年毛泽东使用过的原物。在这里三百多个日夜里,毛泽东写下了许多著作,仅收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志旧居的办公室东墙上悬挂着的他当年工作时的照片。当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同志工作非常繁忙,既要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一起研究战局,又要听取前方的战场情况汇报,还要核对军事资料、起草文电、批阅文件等。在大决战的日子里,周恩来的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旧居内他所用的收讯机,是许昌战役缴获的战利品,由陈毅同志赠送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即军委作战室为四间小平房,地处大院东部,是当时中央机关自己动手修建的。作战室的墙上挂有大型军事地图,指挥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的作战命令,就是从这里下达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又19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生存的精锐部队基本上归于消灭。周恩来副主席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作战室,一不发款,二不发粮,三不发人,就是每天往前线发许多电报,就把国民党给打败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毛主席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经常围坐在磨盘旁、楸树下研究战局。后来曾有人风趣地称为:磨盘上布下了雄兵百万。</p> <p class="ql-block">在大院的北部,有一处惟一用青石砌成的房子。三个高大的拱形窗户,与石墙相间,就像三眼并排的石窑洞。一明两暗的三间北房窗户大,采光好,彼此相通,中间为会客室,两边是办公室和寝室。这是朱德总司令的旧居。这本来是给毛泽东安排的住房,是由陕北绥德的老师傅来此修建的。当毛泽东被请到“窑洞”时,他却说:“这房子不错嘛,还是陕北窑洞的样子。这儿环境也很好。为了工作方便,我住前边就行了!朱总司令上了年纪,他住在这儿不更合适吗?”二人让来让去,结果“毛宅”成了“朱宅”。</p> <p class="ql-block">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p> <p class="ql-block">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在大院西侧,原为机关大伙房。大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于3月25日进驻北京香山。这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是一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是在这所房子里召开的,当时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大伙房,开会时临时布置成了会场。</p> <p class="ql-block">当年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人员11人,共64人。毛主席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队离开西柏坡迁往了北平。</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干净整洁的中共中央旧址的大院中,从一间间革命伟人先驱者们曾经居住工作过的院落里进出,在聆听着导游绘声绘色讲解的同时,认真体味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卓越功勋与辉煌,深刻地了解了党中央当年在这里创下的丰功伟绩,从而由衷地钦佩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p> <p class="ql-block">西柏坡面临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背依松柏苍翠的柏坡岭。这里,在绿树之间一道弯弯曲曲的围墙,围着一簇太行山区普通的白色民房。</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新中国从这里走来。</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西柏坡原中共中央旧址,驱车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只见在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着“五大书记铜铸像”。雕像异常醒目,当年率领中国人民在此指挥全中国解放的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五位领导人,英姿风发地矗立在这里,他们目光炯炯有神,神采奕奕地望着前方。</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t2lcum" target="_blank">【河北游】西柏坡纪念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t2lcum" target="_blank">【河北游】西柏坡纪念馆</a></p> <p class="ql-block">晚上赶往夜游正定古城之“荣国府”,时间紧凑,有点赶。晚上入住石家庄市•汉庭优佳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