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邯郸吕仙祠,又称“黄粱梦吕仙祠”,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北郊约10公里的黄粱梦镇,是依据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中“一枕黄粱”梦典而建的一座道教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初年,最初为卢生祠、吕翁祠,后演变为供奉吕洞宾等八仙的全真派道观,是中国唯一以“梦文化”为主题的道教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吕仙祠坐北朝南,占地约1.4万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分布有蓬莱仙境照壁、丹门、八卦亭、午朝门、钟鼓楼、钟离殿、吕祖殿、卢生殿等建筑,两侧配有东西道院,整体布局严谨,风格融合明清官式与地方特色。其中,卢生殿内保存有一尊明代青石雕刻的卢生卧像,神态安详,象征“人生如梦”的哲理。</p><p class="ql-block"> “黄粱梦”源自《枕中记》的故事:书生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授其瓷枕入睡,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店主所煮黄粱尚未熟,顿悟人生虚幻,遂随道士学道而去。后人将吕翁附会为吕洞宾,建祠纪念,形成“黄粱梦”文化象征。</p><p class="ql-block"> 吕仙祠历经多次修缮与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存,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不仅是一处道教圣地,也承载着丰富的梦文化与人生哲思,吸引众多游客与信徒前来参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四位老人在细雨纷纷中前往观光,之所以有此毅力与我们熟悉成语“黄粱美梦”相关。相信大多数人到了成语城邯郸,追梦都是必须的行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