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我们旅居在洮儿河岸边(8)

远方

<p class="ql-block"> 昵称: 远 方</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730626</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十网络</p> <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旅居在草原之上,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到草原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 原野之上的天空总是那么的高远,那么的湛蓝,那么的深邃,而下面的城市也是那么的松散和空旷,虽然也有高楼和大厦,但不集中、不扎堆,分散在城区的各个角落,宽阔的马路和街道把它们分成了不同的区域,让城市变得通透和顺畅,一眼望去,东西南北,一目了然, 从草原上吹过来的风轻松地通过城区,带走了喧嚣和余温,留下了清爽和风凉,走在街道上,虽然有时烈日炎炎,但清凉的风吹在身上,还是十分凉爽的,如果走在树荫下,那更是一种惬意和舒适。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高温退去,走在徐徐的微风中,那更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 每天这个时候我和妻子都会从营地出来,在夕阳的余光里,穿过宽阔的马路,漫步在绿树成荫的甬道上,沐浴着斑驳的暖阳,呼吸着带有青草味道的空气,去一公里远的夜市里,购买第二天做饭所需的食材。</p><p class="ql-block"> 城市的马路宽阔的有些夸张和奢侈,双向八车道,两边还各有一个应急车道,然后还有绿化带、步行道,车辆穿行的街道,最后才是楼房和街面,楼群之间的距离足有二三百米,车流带着风,呼啸着从远处而来,又奔远处而去,遇到红灯时又戛然而止,这时看到的车流并不是很多,首尾相接,随着红绿灯的节奏一波而来,一波而去,笔直而多车道的马路没有拥堵,车速很快,来去匆匆,这时你又会发现,要不就是一堆车蜂拥而来,要不就是马路上空空如也,一辆车都不见,好象这里赶路的车辆都不单行,都是扎堆而来,之后看到的当地人过马路三三两两,熙熙攘攘,又是那样的从容不迫和漫不经心……</p><p class="ql-block"> 夜市在闹市区之中,是一个十字街,交叉的两条街道各有几百米长,拥挤的摊位排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有支棚子的,有开车来的,那些农村来的小商贩儿就席地而坐,把自家产的青菜放在塑料布上,一堆儿一块儿,价格便宜,差不多给钱就卖。</p> <p class="ql-block">  虽然称之为夜市,但实际上从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了,就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能营业到午夜以后。集市以吃为主,各种食物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生熟食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现吃现做现榨的铺子前,油烟升腾,香气四溢,铁板和炭火上烤出的香味和滋滋拉拉的声响离老远便能闻到听到看到,并弥漫在整个街市之中;当地的特产是牛羊肉和奶制品,口味纯正,物美价廉,地道的科尔沁草原产品;还有地产的瓜果梨桃,品种繁多,到了七月下旬正是上市的时候,满街飘香,价格也到了最低的程度,尤其是草原上出产的西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不仅个大、爽口、甜美,价格更是惊掉人的下巴,起初是8毛5毛一斤,到后来十几斤二十来斤的西瓜竟然5块钱一个,让你不吃个够都不好意思,西瓜论个卖还是第一次碰到。</p><p class="ql-block"> 由于手臂骨折受伤,大夫说吃啥补偿,妻子倒是一个实在人,相信了,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来到了盛产牛羊的地方,买着也是方便便宜,妻子便认准了牛蹄筋汤,天天不断,喝腻了,顶住了,就想吃点清淡的,于是每天便拌点黄瓜凉菜就着吃。</p><p class="ql-block"> 那天又去夜市买黄瓜,妻子转了一圈儿,在一个农村老太太的地摊上相中了人家的黄瓜,称重的时候,老太太一抬头,看见我端着胳膊,缠着绷带,挂在脖子上,饱经风霜的脸上一下子露出怜惜和关切的表情,操着不流利的汉话询问我受伤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她已经两个多月了,其他情况都不错,就是疼痛的问题解决不了。</p><p class="ql-block"> 她立马说她知道一个大夫非常厉害,几年前她姐姐大腿骨折,吃了她开的药,半个月就接上了。然后她就告诉我们这个大夫的名字和地址。</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不是本地人,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另外老太太说的汉话不流利,中间还带着许多蒙古话,我们听不太明白,妻子耐心的一句一句的和她核对着,老太太越着急越说不清楚,妻子就问她有没有大夫的微信和电话,老太太一下子也想起来了说有,急忙掏出电话找出了大夫的微信,语音电话打过去对方始终不接,老太太又接着告诉大夫的住址,这时旁边摊位上两个会汉语的中年人看着了便过来帮忙翻译,才弄清了大夫的详细地址。</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再三嘱咐我们,一定上午去看,大夫下午不看病;大夫很有脾气,不顺眼不看,生气不看,所以去那里一定要客客气气,规规矩矩。</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我真诚的向老太太致谢,老太太更是满脸的慈祥,用着不流利的汉语说:“你不疼,我就高兴”</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打车很顺利的就找到了诊所,地点并不偏僻, 虽然没在正街之上,但也是一个临街门面,而且时过境迁,今非昔比,过去的小诊所如今己挂牌为王蜜兰骨科研究中心,二层的楼房,窗明几净,室内深红色实木桌椅一尘不染,墙上挂着骨骼示意图和各种锦旗,虽然仍标注着祖传骨科医术,但已经不是老太太给我们描述的那种简陋的居家诊所了,而且还另外雇了大夫,变成了经营性的私人医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比较早,还没有到上班的时间,其他大夫还没有来,从楼上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穿着白大褂的女士,大约就是王蜜兰大夫了,简单的看了一下胳膊,问明了情况,便告诉说已经两个多月了,恢复的很正常,不用再开药了,晚上疼的厉害就买点布洛芬等一些止痛药服用就可以了,疼的主要原因就是处在恢复期,气血不通,还有就是肩膀处没活动开,已经粘连了,必须加强活动把它拉开,还告诉了具体的活动方法,并说如果自己不行的话就让医生帮着拉开,但那非常的疼,让我自己选择,而我并不是怕疼,而是怕太麻烦,要来很多次,便说自己回去活动开。</p> <p class="ql-block">  虽然没有开到想要的药,没有解决疼痛的问题,与预想中的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心理上有些失落,但也不是一无所获,现在知道了恢复的不错,不是没长好,而是长过了,己经粘连了,之前因为疼,所以不敢活动,怕长不好,造成二次伤害,现在心里有底了,可以大胆的活动了。然后我们又去玛莎大夫那里求证了一下,又治疗了一次,因为在玛莎大夫那里的治疗是七七四十九天,过程已经结束,她同意骨科大夫的说法, 要加大运动量,力所能及的干一些活儿,把粘连的地方活动开 ,而且还告诉我到100天的时候就应该不疼了,那是我非常期待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大夫给交了底,心中有数了,我也算一个狠人,回去之后便按照要求活动,怎么疼就怎么抻拉,越疼说明效果越好,再疼也没有骨头断的时候疼,这是一种能够忍受的疼,已经不在话下了,所以只用两三天的功夫就把粘连的部位拉开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然后就可以用手吃饭,骑电动车,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了。但胳膊回弯那儿还是薄弱环节,那里还没有完全长好,还是不敢太用力的。而且疼还依然继续,是那种散发性的疼痛,尤其是夜里,睡着睡着好像气血便堵住了,然后便疼醒了,起来活动活动,血脉通了再接着睡。</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从大夫那里回来,就看见我们车旁边,那两个总来这里洗车,和我们已经熟悉了的老姐妹又过来了,妹妹手里拿着抹布认真仔细的擦着车身,姐姐则坐在我们户外椅子上看着,她的手臂也骨折了,有半年多了,但恢复的不好,现在还有些酸胀麻木,前些日子她还把没吃完的黄瓜籽儿给我送过来了,这次又带来了一方便袋儿熟透的李子,告诉我们早上没事儿她们去葛根庙逛风景去了,李子就是从那里带过来的,然后就向我们介绍葛根庙的一些情况。</p><p class="ql-block"> 葛根庙位于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洮儿河左岸的陶赖图山南坡脚下,始建于1798年,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仿照西藏斯热捷布桑庙样式建造,占地6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梵通寺、广寿寺、广觉寺、宏济寺和慧通寺五大殿堂,藏式风格的金顶红柱与龙凤彩绘相映成辉,建筑群金碧辉煌,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十三年,,乾隆赐名"梵通寺",原址位于吉林洮南市。1795年迁至现址后,哲里木盟十旗王公集资扩建,至嘉庆年间形成完整建筑群。鼎盛时期拥有1200名喇嘛、5000余尊佛像,后因战乱而毁,1988年又重新复建,现有喇叭僧侣20余人,是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风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只可惜我有伤在身,行动不便,这次是去不了了。</p><p class="ql-block"> 聊到为什么最近没有过来,姐姐看了妹妹一眼,叹了一口气说:“这不又得了甲状腺肿瘤,住院手术半个月刚出来,闲不住,回来就干活,劝也不听,还没拆线呢”</p><p class="ql-block"> 看着擦车的妹妹,为了遮住伤口,脖子上系着一条丝巾,看那干活的劲头,如果不说,谁也看不出那是一个刚做完手术的病人。</p><p class="ql-block"> 妹妹性格很阳光,嘿嘿乐着接过姐姐的话头说:“也不是闲不住,他们干活我都信不着。”</p><p class="ql-block"> 姐姐说住院她去陪护的,但护理她根本就伸不上手,妹妹根本就不用她,她只是一个陪伴。</p><p class="ql-block"> 姐姐又小声跟我们说,妹妹性格开朗,还非常坚强,你看着她身体那么强壮,那么能干活,其实这些年她得的都是大病,遭了很多罪,开始是宫颈癌,后来是乳腺癌,这次又是甲状腺,放在一般人的身上,早就坚持不住了,但她根本就不在乎,不仅过来了,而且家里家外的活还都靠她张罗,什么都没耽误。</p><p class="ql-block"> 听着姐姐的话,看着妹妹干活那麻利的身影,我和妻子都惊住了,这样的病人,这样的乐观,这样的坚持,这样的活法,如果你不是遇到,谁又能相信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声说话,妹妹还是听到了,她乐呵呵地说:“怕又咋样,不怕又咋样?遇到了就要面对,就要坚持,过去了就过去了,过不去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时候人都得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在困难和病魔面前,很多人能看明白,说明白,但能做明白的却很少,而这位妹妹做的比说的还明白,活到了这种程度,就是活得通透了,潇洒了,看淡生死,来去自由了。这是人生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是生命的一种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