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朱光亚先生那一日的谦和

南山闲人

<p class="ql-block">  提及朱光亚先生,人们总会想起他“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耀眼身份。他是为国家核科学事业奠基的先驱,是在科研领域披荆斩棘的巨匠,他的一生,早已与国家的科技荣光紧紧相连。而于我而言,关于先生最鲜活的记忆,始终停留在1999年3月4日的那个上午,在北京与他相见的短短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南山闲人(右)、乔安山(左)和朱光亚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3月2日,我陪着雷锋战友乔安山到北京驻军部队作学雷锋报告。部队首长问我来北京还有什么事儿没有,我说想看望一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朱光亚,首长当即安排了。由于钱学森身体健康原因没能见到,安排我们去看望朱光亚。那天没有隆重的场合,只是一次寻常的看望,却彻底打破了我对“科学大家”的距离感。初见时,先生没有丝毫架子,一身朴素的衣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开口便是亲切的家常话。他首先代表钱学森向我们问好,感谢我们为航天部队作学雷锋报告。先生说,钱老很好,仍然在工作。在交谈中,他没有聊高深的科研理论,而是问起我们的工作近况,叮嘱我们注意身体,话语间的关切像长辈般自然。他的眼神澄澈而平和,语气轻柔却有力量,那种由内而外的“平易近人”,让原本略带紧张的我们瞬间放松下来。临别的时候,我们请朱光亚先生给钱老带好。</p> <p class="ql-block">  朱光亚为南山闲人(左)签名赠书。</p> <p class="ql-block">  后来提议合影,先生欣然应允,主动调整坐姿,拉着我坐在他的身边,还笑着让我们不用拘谨。镜头定格的瞬间,我分明看到他眼角的细纹里满是暖意——眼前的他,不是课本里、新闻中那个遥不可及的科学家,而是一位谦和、亲切,会与晚辈拉家常的长者。那一刻我忽然懂得,真正的伟大从不是高高在上的疏离,而是像朱光亚先生这样,即便身负赫赫功勋,仍能守住内心的温润与平实。</p><p class="ql-block"> 如今再回望那次见面,细节或许会随时间淡去,但先生那份“德高望重却不事张扬”的气质,却始终清晰如初。他用一生的科研坚守照亮了国家科技的前路,也用那一日的谦和,让我们看到科学巨匠最动人的人格光芒。这样的先生,值得我们永远满怀敬意,永远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