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川西,探秘高原秘境

悠久ゥ翼

<p class="ql-block">又到一年彩林季,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刻意避开旅游高峰,两人一车说走就走,开启了“再行川西,探秘高原秘境”之旅。这次川西行以川藏中线为主轴,沿着理小路、丹道秘境、甘白路等著名网红线路,打卡沿途高原秘境。</p> <p class="ql-block">理小路(理县至小金县公路)是四川阿坝州新晋网红自驾路线,全长约95公里,串联毕棚沟与四姑娘山,沿途雪山、森林、河谷等景观密集,被誉为“川西天路”和“四川版独库公路”。秋日的理小路彩林漫山、晴雪相映,河谷与冰川静默如诗。</p><p class="ql-block">车子刚拐进理小路,眼前豁然开朗。山谷深处藏着一个小镇,白墙灰瓦的屋子整齐排列,阳台上挂着空调外机,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路边立着一块大牌子,写着“醉美小路·四季”,字迹鲜亮得像是昨天才刷上去的。路两旁的树已经开始泛黄,阳光斜斜地洒下来,把整个山谷照得安静又温柔。</p> <p class="ql-block">选择避开节假日走这段网红公路真是太正确了。随机停下来,眼前这条公路像一条丝带,缠绕在山腰,远处的峰顶还裹着雪,云雾在半山腰缓缓流动。天蓝得不像话,几朵云懒洋洋地浮着,仿佛也舍不得离开这片山水。这一刻,真想把时间按暂停键——风景太满,心太轻,人反而不敢动了。</p> <p class="ql-block">海拔3195.7米,理小路的中段。车子缓缓驶过一段弯道,窗外是密不透风的山林,岩石从土里探出头来,像是大地的骨骼。几辆车在前方不紧不慢地开着,没有鸣笛,也没有超车,大家都默契地慢下来。白云在头顶飘,阳光时不时洒下一束光,打在树梢上,像舞台追光。</p> <p class="ql-block">雪山第一次完整地出现在视野里,是在一个急弯之后。它就那么静静地立着,山顶积雪如冠,山腰是裸露的岩壁与零星的松林,山脚则是一整片绿得发亮的森林。那一刻,我竟有点不敢直视——太壮了,太静了,像一位沉思千年的巨人。我们这些穿行其间的车与人,不过是它睫毛上掠过的一粒尘。</p> <p class="ql-block">进入雷神王瀑布景区,山谷像被水洗过。小溪在石缝间穿行,水清得能看见底下青苔的纹路。松树高耸,枝叶交错,阳光从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光斑。远处的雪山顶还藏在云里,只露出一角白,像是故意留个悬念。我蹲在溪边拍了会儿水花,冷气顺着鞋沿往上爬,但舍不得走——这样的清晨,一年能遇上几回?</p> <p class="ql-block">雷神王瀑布藏在一条不起眼的岔道后面。还没看见水,先听见声音——哗啦啦地砸在石头上,震得脚底发麻。走近了才发现,溪流从高处跃下,像一条银链子被谁猛地甩下来。两岸的树绿得发黑,岩石被水冲刷得光滑发亮。站在这里,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野性的美。</p> <p class="ql-block">这条河真清。站在岸边,能一眼望到底,石头被水流磨得圆润,像被人精心摆放过。远处的雪山倒映在水里,白云在雪顶上飘,仿佛整座山都在流动。左边是密林,右边是草地,几个游客沿着河岸走,脚步轻得像怕踩碎了影子。我看了眼手机,2025年9月26日10:34,海拔3198.7米——这串数字,以后翻出来看,一定又是一次心跳。</p> <p class="ql-block">山路越往上,越像在画里穿行。山崖陡得吓人,森林却茂得惊人,松树一根根笔直地戳向天空。远处的雪山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溪水在山谷里奔腾,浪花翻着白,像一群不肯停歇的小马。两岸的树有绿的,也有枯的,枯的枝干伸向天空,像在求救,又像在拥抱。阳光正好,照得水面闪闪发亮。我沿着溪边走了一段,鞋底沾了泥,裤脚湿了边,但心里痛快。这种野路,走一次就上瘾。</p> <p class="ql-block">凉台沟的红石滩,像大地流过血。两公里长的铁锈色岩石铺满河谷,阳光一照,红得发烫,仿佛下一秒就要燃起来。背后是雪山,冷白与炽红撞在一起,荒诞又震撼。</p> <p class="ql-block">山谷像被巨斧劈开,两侧山壁陡立,山顶还留着雪。谷底绿得浓稠,一条路像线一样穿过去,连着远处的小村庄。天蓝得纯粹,云朵慢悠悠地走,阳光洒在树梢上,叶子已开始泛着金边。</p> <p class="ql-block">大二普的河谷像一幅油画。雪山环着草原,溪流弯弯曲曲,牛羊低头吃草,连叫都不叫一声。我坐在溪边石头上啃面包,远处有人在烧烤,烟味混着草香飘过来,莫名让人安心。高原的阳光晒在脸上,不烫,却能把人晒得懒洋洋的。</p> <p class="ql-block">木桥横在溪上,漆成原木色,走得多了有些吱呀响。两岸森林浓密,远处山势连绵,天蓝得像要滴下来。风声、水声、树叶声,全都挤进耳朵里,城市的声音,忽然就远了。</p> <p class="ql-block">山谷开阔,森林茂密,一座木桥静静横跨溪流。几个游客在桥上走,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天蓝,云白,山远,水清。我站在桥头拍了张照,发了个朋友圈,配文只有两个字:“到了。”——有些地方,不需要解释,到了就是答案。</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烧烤摊冒着烟,老板在翻烤串,辣椒面的香味一阵阵扑来。摊子不大,但坐满了人,有吃烤肉的,有喝酥油茶的,还有人举着啤酒对着雪山干杯。海拔3823.6米,高是高了点,但烟火气一上来,缺氧都忘了。再美的风景,也得有人间烟火来接住。</p> <p class="ql-block">赶在国庆前打卡理小路,真是明智。初秋的川西,彩林开始泛黄泛红,雪山还顶着白帽子,蓝天一铺到底。彩林、雪山、河谷、冰川、草甸……这一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切换,</span>像是把川西的精华打包塞进了95公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从丹巴出发,走丹道秘境。这条路,《中国国家地理》推荐过,果然名不虚传。雪山、湖泊、草原、峡谷、温泉、寺庙……全挤在一条线上。车过党岭,一路爬升,从阔叶林到针叶林,再到荒原与高山牧场,风景像开了倍速。“这不是开车,是翻相册。</p> <p class="ql-block">党岭村藏在山谷的褶皱里,不大,却格外安逸。几户人家依山而居,红瓦白墙掩映在绿树之间,山峦环抱,天空湛蓝,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泛着温润的光。一条河流突然出现在眼前,清澈见底,它从山谷深处蜿蜒而出,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把两岸的绿意串联起来。从雪山流下来的雪水,带着高处的纯净,一路奔向低处的烟火人间。</p> <p class="ql-block">党岭三湖穿越是一条非常知名的高海拔徒步线路,我们选择马道体验了一小段。之所以没有走完全程,一是我们这趟行程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景点需要体力去面对;二是九月末,党岭还没有进入秋季的最佳观赏期;三是高原徒步天气变化莫测,尊重自然规律,敬畏生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理性。几天以后,看到网上报道,一位网约党岭徒步的女性,在途中遭遇风雪天气,身体失温险些命丧穿越途中的报道。更理解了旅行是快乐的,不必“没苦硬吃”道理。</p> <p class="ql-block">离开党岭村,我们便遇上了丹道秘境之路最艰难的一段路程:高海拔(在4600米左右起伏),虽说是铺装路面却因雪水冲刷道路破损严重,道路塌陷、水坑、裂缝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只能小心翼翼、时速控制在10公里/小时的速度艰难前行。爬到4000多米的多杰玉宗雪山观景台,再俯冲进3000米的玉科草原——这一上一下,像坐过山车。植被从密林变荒原,又从荒原变牧场,眼睛来不及反应,心已经醉了。车停在道孚穷沟,我下车伸懒腰,红外套在风里飘。海拔4352.5米,空气稀薄,但风景浓得化不开。</p> <p class="ql-block">白日山口,海拔4650米。大石头上刻着名字,像一座界碑。天阴着,云压得很低,远处的山在雾里若隐若现,像梦里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翻过多杰玉宗垭口,道路开始变得平坦也宽阔了许多,下山途中,一道奇异的光束突然穿透云层,直直地洒向大地,像是天空打开了一扇门。云层层层叠叠,色彩由灰转金,再染上淡淡的紫,山脉在光影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山峦起伏,云在山间游走,阳光不时洒下,照亮某一片山坡,又悄然隐去。一条小路从脚下延伸,通向远方,看不见尽头。近处的植被稀疏却坚韧,像是这片土地最忠实的守望者。</p> <p class="ql-block">  行驶到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之巅。寒风凛冽,天空阴沉,一面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旁边那座红色五角星纪念碑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声的坚守~党岭山垭口红军长征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党岭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大雪山脉的北段,主峰海拔5470米。领略当年红军翻过的最高雪山</p><p class="ql-block"> 党岭为丹巴县和道孚县的界山,党岭的翻山垭口在藏语中称为“夏羌涅阿”,海拔4810米左右,是四方面军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垭口。 长征途中,红军先后翻越了20余座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雪山。其中,主峰海拔 5470 米的党岭是红军翻越过的雪山中海拔最高的雪山之一,也是自然环境最恶劣、红军付出牺牲最大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一座红色的牌坊静静立在山谷入口,上面写着“中国国家地理”和“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透过牌坊放眼望过去,一排高耸入云的雪山连绵不断。红与蓝的对比,像是文化与自然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回望走过的丹道之路最艰难的一段,从山谷到高山,从河流到湖泊,从雪山到草原、从紧张的思绪到内心的平静。原来,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看过多少风景,而在于风景如何悄悄改变了你</p> <p class="ql-block">按照出发前的安排,完成丹道秘境之旅到达道孚后休整。看时间尚早,我们决定沿着G317继续赶往炉霍,为下一个行程争取时间。</p><p class="ql-block"> 雀儿山的冰川海拔五千多米,雪山巍峨,云雾缭绕。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像是一位沉默的巨人,俯瞰着山脚下的世界。山下有草地、树木,还有电线杆和房屋,现代生活的痕迹悄然蔓延。可无论人类如何靠近,雪山依旧保持着它的距离与尊严。</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雀儿山冰川脚下的玉龙拉措(新路海),海拔四千多米,湖水碧绿如玉,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湖中倒映的雪山与森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装进了这一池清水。湖水不语,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懂得表达美。</p><p class="ql-block"> 湖泊静卧在群山怀抱中,森林环绕,天空澄澈。白云悠悠飘过,倒影在湖面轻轻晃动,像是一幅会呼吸的画。湖水是蓝绿色的,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石子。雪山倒映其中,松树挺立湖畔,云雾在山间游走,一切都静得不可思议。静立湖边,仿佛听见了时间流动的声音。这里没有城市的节奏,只有自然的节拍——风起,云动,水漾,叶落。一棵松树,一座山,一池湖水,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雀儿山上,枯黄的草地与岩石交错,几株灌木在寒风中依然挺立,叶子泛着秋日的金红。中景是覆盖着白雪的山峰,背景是变幻的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幂幂之中我们不经意的一次临时赶路安排成全了我们完美的目标—如愿观仰了世界文化遗产德格印经院。参观完印经院出来碰上了一群匆匆赶到门口却未能进入参观的南方旅游人士。他们赶到时刚刚过了入院参观时间(夏令时17时闭院,10月开始,执行冬令时间16时闭院),只能在门外打卡了。好幸运,我们是9月27日下午16时左右赶到的德格,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此,我虔诚的围着印经院转了三圈🙏</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世界三大印经院之首,没有灯因为怕木板变形,所以得用手机时刻照着,这里保存着最完整的藏文《甘珠尔和藏文大藏经》,手工木刻经版库,藏文化「活化石」,32万块古经版/画版,朱砂与狼毒花手造纸,世界最大手工木刻经版库</p><p class="ql-block"> 踏入昏暗大殿,松烟墨混着酥油气息扑面而来。三百年来,这里的光源只有天窗与烛火。刻经匠人用指尖在梨木上凿出凹痕,深一寸是敬畏,浅一分是传承。经版架间堆积的碎木屑,厚得像落了几世纪的雪。</p><p class="ql-block"> 参观出来有所感悟:真正的文明不需要电流,那些被体温捂热的刻刀,早把信仰刻进了山河的褶皱里。</p> <p class="ql-block">很多博物馆陈列的都是故去的文物,德格印经院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博物馆,但本质是一个【用古法印刷经文的出版社】,300多年来一直在投入使用。他们印刷出来的经文,藏区人们一直将其视若珍宝。德格印经院储藏着30多万块印经版,其中有20多万块从18世纪就存放在这个幽暗而古老的建筑里,5亿个文字包罗万象,从佛经,到藏族的天文历算,医学诗歌,历史典籍。整个德格印经院为了保护这些经版,没有通电,一直使用自然天光。</p> <p class="ql-block">9.29川西行D4天,开始川西之行的重要目标—甘白路之行。体验甘白路的魅力之行是我们策划已久的计划。前几次走川西大环线,因为路地质灾害、塌方等原因一直是望而却步。此行出发之前也关注到甘白路全程维修而实行道路管控和信息。沿途的绝美风景诱惑,抱着能走即走、不行就绕、赌一赌运气的心态,我们继续向甘孜出发。</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藏解放第一村</p><p class="ql-block">清晨从甘孜德格县出发,沿国道317向甘孜白玉县行进。进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的村口,一块大石头上刻着“西藏”二字。</span>跨过金沙江大桥,就来到了藏东门户、被称作“西藏解放第一村”的岗托村。这里是从四川入藏的咽喉要塞。1950年10月6日凌晨,在和平道路被堵死的情况下,十八军强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第一枪。当天傍晚,岗托村得到解放,成为西藏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十八军进藏渡口德格县康东村旧址</p> <p class="ql-block">探秘深山隐世佛国,邂逅千年噶陀寺。</p><p class="ql-block">不是布达拉宫,这里是藏在海拔4800米深山中的隐世佛国。色达五明佛学院教授“大五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而嘎陀寺的十明佛学院在此基础上增加“小五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学制长达13年(色达为6年)。</p><p class="ql-block">—宁玛派母寺:噶陀寺是宁玛派具有代表性的寺庙,堪称宁玛派的母寺,在宁玛巴传承三流、六大金刚道场中,噶陀寺是较为出名的一个。传佛教的“清华北大”,世界三大金刚座之一(与印度菩提伽耶、五台山齐名)。</p><p class="ql-block">—虹化成就圣地:在噶陀法系中,依于嘎陀传承《大圆满观髻秘诀》和《圆满心部圆诫》等十三广注闭关法专修,据说从建寺以至亚喇·白玛邓灯活佛为止,先后得到虹化成就的修行者就有十万之众。</p><p class="ql-block">—建寺至今,嫡属于噶陀体系的分寺已逾200座,活佛数百位,喇嘛和扎巴达到数十万之众,分寺遍及全球。</p><p class="ql-block">文物珍藏—寺内保存有元朝御赐的莲花生刺品残部、八思巴赠与该寺的印章,明朝文殊佛像、清朝皇帝御赐的经书《可奔全集》、瓷碗及格萨尔时期的箭簇、单耳青铜罐、兽型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进入噶陀寺,我们可谓是执着的信念和好奇之心的驱使。1、路途艰难、海拔爬升高、道路狭窄、180度的回弯道一个连着一个,错车很不易。沿途好多车辆路途中试图返回,连掉头的地方都难以找到。但我们一口气爬上了海拔4800米的高山。在此给李司长的高超技艺点赞。</p><p class="ql-block">2、寺庙宗教严格,严禁拍照。非宗教人士一般是不接待入内参观的。幸运的是,我们进入寺院时正赶上当地几位信仰人士跟随喇嘛求佛问道,便一路跟随进了三大主殿。虽一句佛法没有听明白,但一路虔诚的聆听、祈祷…</p><p class="ql-block">—绕中阴文武百尊坛城:6层金顶坛城,内部供奉百尊佛像,视觉与心灵双重冲击!虔诚的转了三圈。</p><p class="ql-block">—瞻仰珍宝殿:莲花生大师衣帽、格萨尔王铠甲等千年文物(僧侣带领参观,禁止拍照)。真佩服我们两位奔七的人</p> <p class="ql-block">提到川西,多数人先想到 318 的拥堵、色达的人潮,却少有人知,甘孜县到白玉县的 “甘白路”,藏着川西最野生的美。这条 220 公里的县道,没有网红喧嚣,却把雪山、草原、海子、古寺揉成一路惊喜。<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程串联雪山、草原、湿地等多元地貌,以四季皆景的视觉盛宴被誉为'中国最美自驾县道'。</span></p> <p class="ql-block">驶出甘孜县,草原铺展到天边,不是规整草坪,是带着野性的 “绿海”,牦牛像黑珍珠散在草上,牧民帐篷飘着奶香与青草气,随手拍都是 “桌面级” 画面。往西北走,翻海拔 4000 米左右的垭口,雪山突然撞入视野:有的覆雪如白绒帽,有的被冰川切出棱角,青灰岩壁裸着岁月痕迹,阳光斜照时雪线泛冷光,让人不自觉放慢呼吸。</p> <p class="ql-block">一路美妙绝伦的风景、手机不停的抓拍,行至雪山峰垭口,阳光下黄豆般大的冰雹印面扑过来让人惊奇不已。行驶在印面无来车,后五超车的空中即走即拍,完全<span style="font-size:18px;">忘记了道路管控的时间限制。当看到横在路中间的道路施工车辆时,刚刚超了管控时间3分钟(14:30~18:30为道路管控)。两位奔七的人使出浑身解数向“红袖标”的年轻人一番求情、认错、述说着赶路的不易。命运总是眷顾诚实善良的人,“红袖标”看我们是外地车牌,又是一辆车。就通知施工队当我们过去再铺沥青。我们不敢懈怠,连连道谢后马上进入了施工路段,看着已经发动的施工车辆,我们庆幸遇到了好心人、庆幸在德格印经院、白玉噶陀寺都虔诚的祈祷带来的好运气。否则真要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饥寒交迫待到解禁。既不能前行又不能返回,别说身体是否能承受的了,后面的所有行程都会被打乱。前面行程一路顺利那是运气,而今天能幸运的通过路控,那就是人品了的</span></p> <p class="ql-block">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海拔约4000米,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重要修行圣地。</p><p class="ql-block">1、全球最大的女性修行聚集地:以昌曲河为界分为扎巴(男僧)和觉姆(女僧)两区,其中觉姆岛聚集近2万名女性出家人,被誉为“藏地女儿国”。2、严格的修行传统:觉姆需遵守“百日闭关”“天黑后不得购物”等戒律,冬季在1平米左右的闭关房中修行108天,隔绝外界交流。3、水上佛国:三面环水的地形与密布的红色修行小屋形成独特景观,莲花生大师巨型雕像"</p> <p class="ql-block">亚青寺:草原深处的 “女儿国”</p><p class="ql-block">甘白路必去亚青寺,它与色达齐名,坐落在阿察河畔,河流绕出 “觉姆岛”—— 住全球最多女性修行者,是藏地 “女儿国”。夕阳染金岛屿,诵经声与风声、水流交织,站在河边远眺,觉姆岛像浮在金光里的净土,空气都被净化,让人懂 “亚青寺能治愈焦虑”。</p> <p class="ql-block">利用午休时间,近距离与觉姆交流,她们能听得懂汉语。</p> <p class="ql-block">走进女僧的修行屋,男士拒绝踏入。友谊大草原是她们闲暇之余休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川西行D5天,新龙出发完成此行的最后一计划景点—措卡湖!川西隐藏的“人间瑶池”,美到窒息!湖水会魔法,晴天翡翠绿,阴天宝石蓝,倒映着措卡寺和藏寨,分不清天在水还是水在天,妥妥出片圣地!绝美湖景:湖水清澈见底,颜色随光线变幻,湖面平静如镜,雪山、寺庙、藏寨倒影绝绝子!</p><p class="ql-block"> 措卡寺:依山而建的红墙寺庙,倒映湖中,神圣又宁静,氛围感拉满。</p><p class="ql-block"> 原始藏寨:湖边古朴藏寨点缀,烟火气与仙境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离开人间遥池,九天仙境措卡湖,我们开始返程,按照计划,此次川西秘境行沿川藏中线~理小路~丹道秘境~G317~环甘白路~G318~理塘~成都。</p> <p class="ql-block">  行至天空之城理塘,萌生了挑战格聂南线的想法。对这条天花板的穿越线网上各种说法都有。既然已经到了跟前了,道听途说不如亲自体验。两个“成功人士”达成共识,挑战一把,只为那一“眼”。在格聂南线客服中心接受了安全教育,备好干粮、加满油,并被告知全程穿越,小车会有困难,要提前预约好景区住宿。我们从理塘西门出发,沿着G460正穿格聂南线。导航不能直接选巴塘(会直接走G318),第一步选择格聂之眼,格聂神山进发。时间是2025年9月30日下午13:50时。</p> <p class="ql-block">格聂南线G460理塘到巴塘,全程220公里。前半段已经修好,双向两车道,路面宽广。海拔都在4000米上下起伏,弯道多,时速限制在60公里/时。</p> <p class="ql-block">翻越铁匠山石垭口,这是正穿格聂南线的第一个海拔达4800+米的垭口。</p> <p class="ql-block">车行那坡村转入九日丁乡道,格聂神山引入眼帘。云层与雪山顶部相接,形成一道灰白色的天际线。朦胧的云雾遮蔽了山峰的轮廓,却赋予了整个画面无限想象空间。光影在云层间流转,山峰时而明亮时而隐没。</p> <p class="ql-block">导航显示距离格聂之眼还有11公里距离时,便从平坦的G460转入了一条铺装路面的乡道小路。道路狭窄、塌陷、水坑、滑坡让这条公路行车无比艰难。短短的10公里在没有会车的情况走了近90分钟。最后的一公里从海拔3000+米爬升至4000+米,好多四驱车频频吃力。好在“宝兄弟”非常争气,一口气登顶。</p> <p class="ql-block">格聂南线的美,不仅在于壮观的自然景观,更在于它激发的情感共鸣。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我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这种敬畏之心,是旅行带给我最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格聂神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高度,更在于它与云雾的互动。云层为山体增添了神秘感,也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从深灰到浅白,再到雪山的纯净,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格聂神山脚下,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云雾缭绕间,雪山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仙境。这是我在川西高原的一次难忘邂逅。</p> <p class="ql-block">最不能错过的川西秘境,非格聂之眼莫属!这片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四川雪山最后秘境”的净土,格聂之眼是伊拉卡高寒草原上的季节性湖泊,圆形水体被水草勾勒出瞳孔般的纹路,从空中俯瞰宛如巨眼凝视苍穹。而初秋的10月:金黄草甸与雪山交相辉映,湖水呈现琥珀色,秋日限定调色盘。</p> <p class="ql-block">格聂之眼到丁真的故乡(下则通村)只有4.9公里,到格聂南线最著名的网红景区则巴村只有20公里,全部都是非铺装路面。网上已经预定不到民宿了。原计划在则巴村露营,可以守望格聂日照神山的绝美,再探格聂秘境的童话。看到导航上那红红的提示,还有那段艰难、惊心的乡道,让我们打消了继续前行的念头。人生还是有那么点遗憾的。花甲之年,能够站在4000+的格聂神山脚下,目睹那一神奇之眼,足以</p> <p class="ql-block">返回理塘路途中,彩虹突然出现,横跨天际,把灰暗的云层染成七彩。远处山脉模糊在雨雾中,车辆缓缓驶过,像是穿越梦境。经不住这绝美天际的诱惑,我们停车仰望,看那道光桥连接天地。这一刻,我忽然相信,有些路,注定会遇见奇迹。这趟川西之行注定是超出预期的圆满。</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日,川西环线行D6天,双节假期高速免费。为了不给国家交通部门添堵,我们结束川西环线行程开始返回。理塘~成都506公里,迎着对向长长的车流,一路顺行安全抵达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再行川西、探秘高原秘境6天行程,行驶2351公里。穿越了网红“理小路”、“丹道秘境”、“甘白路”及周边众多著名雪山、高原海子、高山草原、佛学院寺庙等,完成了挑战川西顶级越野线路—格聂南线,圆了心心念念的那一“眼”的目标。完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