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欧游(16)远望埃菲尔铁塔,近观凯旋门。

朱元红

一.远望埃菲尔铁塔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塞纳河旁的战神广场,为举行1889年世界博览会,以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这座从1889年3月屹立至今的钢铁巨塔,以其324米的高度和万吨的重量,成为了法兰西帝国的标志性建筑。它以法国著名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不仅承载着工程师的智慧,更蕴含着浪漫的法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参观完凡尔赛宫,我们前往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塞纳河。</p> <p class="ql-block">斐迪南.福煦,法国元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福煦在马恩河一战成名。当时形势对于法国颇为不利,在友军撤退和溃败的情况下,福煦所率领的第九集团却顶住德军进攻,成功击破了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让协约国得以喘气。</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这次出色的领军,福煦在协约国中名声大噪,荣升为协约国总司令。后来他更是先后成为了法国、英国以及波兰三国的元帅,完成空前绝后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法国政府进行建筑招标,最终确立埃菲尔铁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人的眼里,埃菲尔铁塔既有“铁娘子”般的坚韧,又有“云中牧女”般的柔美。这来自埃菲尔铁塔背后的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1832年的冬季,古斯塔夫·埃菲尔诞生在法国东部的第戎城。自幼时起,他便对建筑构造产生了浓厚兴趣,常以泥巴和小木棍为材料,精心搭建出桥梁和建筑物。他的院子成了小小的建筑工地,摆满了形态各异的创作,而那个满身泥污的小男孩则在其中忙碌并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他钟爱的建筑构造领域,对学业则显得漫不经心。当他中学毕业时,未能如愿考入理想中的理工大学,这对立志成为工程师的埃菲尔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感到失落、灰心,甚至一度考虑去母亲的煤栈工作。然而,在他的人生低谷,他遇到了一位叫玛格丽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玛格丽是一个美丽而坚韧的姑娘,埃菲尔对她深情厚意。在她给予的鼓励下,埃菲尔重燃了希望。她说:“埃菲尔,不要放弃,我坚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杰出的建筑工程设计师,甚至设计出举世闻名的建筑。而且,我期待在那座建筑上,你能向我表白你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爱情与梦想的力量驱使着埃菲尔选择了复读。这一次,他汲取了之前的教训,刻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第二年,埃菲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法国综合技术学院,随后又转至工艺技术学校,并顺利毕业。在他24岁那年,他成功完成了加隆河铁道桥工程和波尔多大桥等工程设计项目,开启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p> <p class="ql-block">在埃菲尔事业腾飞,爱情圆满之际,他与心爱的玛格丽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婚姻历经15个年之时,玛格丽不幸病逝。古斯塔夫·埃菲尔深陷丧妻之痛,他立誓要造一座高塔,以表达对玛格丽的无尽思念。他渴望能站在那座高塔的顶端,触摸到天堂的边缘,向心爱的玛格丽倾诉他永恒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1889年,巴黎举办了盛大的世界博览会,为纪念这一盛会,政府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群。古斯塔夫·埃菲尔参与了这一建筑群的设计竞赛,并成功提交了一座耸入云霄的摩天高塔设计方案。</p> <p class="ql-block">他精心绘制了五千多张设计图,凭借其匠心独运的设计和出色的建造技术,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设计权。然而,政府仅提供五分之一的资金支持高塔的建造。为了实现对玛格丽的承诺,埃菲尔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完成这一壮举。</p> <p class="ql-block">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以钢铁为结构,重达9000吨,高达324米,其造型宛如倒写的字母“Y”,塔底面积宽广,达到10000平方米。塔身分为三层,第一层平台离地面57米,这里开设了商店和餐厅,为游客提供休憩之地;</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平台离地面115米,设有咖啡馆,供人们小酌品茗;第三层平台离地面高达276米,成为观赏巴黎全景的最佳位置,但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急剧收缩,仿佛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埃菲尔铁塔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承载着一段深情的爱情故事。在玛格丽去世后,古斯塔夫·埃菲尔终身未再娶,他以守望的方式,将这份对妻子的爱恋和怀念深藏心底。</p> <p class="ql-block">在他晚年时,曾登上埃菲尔铁塔的顶端,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他向苍穹大声呼喊玛格丽的名字:“我爱你!”这份爱的宣言,如同铁塔的坚韧与永恒,在高空中久久回荡,也使埃菲尔铁塔成为了忠贞爱情的象征。</p> 二.近观凯旋门 <p class="ql-block">凯旋门位于巴黎市中心城区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它是法国国家象征之一,法国四大代表建筑(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是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为拿破仑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大败俄奥联军而建造的,1806年奠基,1836年落成,历时整整30年。</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中心拱门高36.6米,采用无立柱支撑设计。‌‌</p> <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是帝国风格的代表建筑,这种风格的崛起和拿破仑的倡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的兴盛与衰败始终都与拿破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些建筑都是以罗马帝国雄伟庄严的建筑为灵感和样板。它们尺度巨大,外形单纯,追求形象的雄伟、冷静和威严。巴黎凯旋门以古罗马凯旋门为范例,但其建造规模更为宏大,结构风格更为简洁。</p> <p class="ql-block">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p> <p class="ql-block">无名烈士墓,用来悼念所有为法国牺牲的官兵。</p> <p class="ql-block">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个平面浮雕,分别讲述了拿破仑时期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强渡阿赫高乐大桥。</p> <p class="ql-block">奥斯特利茨战役,热玛卑斯战役。</p> <p class="ql-block">攻占阿莱克桑德里,马赫索将军的葬礼,阿布奇战役。</p> <p class="ql-block">拱门外立面上方有六副浮雕,雕刻的都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重要历史时刻,他们都是以战争为题材,分别为出征,胜利,抵抗,和平。</p> <p class="ql-block">吕德的《马赛曲》出征(1833-1836)可以说是德拉克洛瓦的油画《自由领导人民》在雕塑中的姐妹作。吕德为巴黎凯旋门所作的这尊巨型浮雕表现了法国志愿军在1793年时,为反对奥地利和普鲁士军队入侵勇猛出征的场面。上部是一位象征正义、勇敢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号召人民向前冲去,她那张开的双臂刻画出她的勇猛战斗热情,使浮雕上的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浮雕胜利。</p> <p class="ql-block">胜利描绘的是1810年打败第5次反法同盟的胜利,表现了拿破仑大捷归来后举行庆祝胜利仪式的欢腾场面。胜利女神正在为其戴上象征胜利的桂冠。</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浮雕抵抗,在第6次反法同盟中,拿破仑兵败被迫下台,整个法国都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雕塑中所有的人物都眉头紧皱,战马也低头沉吟。传递出一种悲伤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浮雕和平,在经历了拿破仑两次复辟全体法国最后走向了与欧洲各国和平相处的时代。雕塑里农民耕作,母亲哺乳,一片祥和景象,连这头公牛都面带着微笑,最高处的雅典娜女神注视着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巴黎凯旋门不仅是一座建筑杰作,更是一部石头砌成的史书。他见证了法国两个多世纪的荣耀与沧桑历史在此神殿而巴黎的传奇将继续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