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中秋没回老家

小春

<p class="ql-block"><b>  自2008年中秋有放假伊始,每个中秋节,我都是和老婆携孩子一起回乡下陪老爸老妈过中秋节的。但今年却是例外,第一次没回乡下老爸老妈家过中秋。原因何在?</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今年恰逢中秋和国庆双节连在一起,加之今年是双春年,办喜事的特别多,要喝的喜酒自然也多。整个国庆假期几乎没停歇。特别是妹妹的女儿———外甥女出嫁,做舅舅的,当然出场颇多。老爸老妈家离妹妹家又较近,爸妈也全到场,所以我们全家几天都在妹妹家聚了。</b></p><p class="ql-block"><b> 其他几天,因为在别处喝喜酒,也没回去。</b></p> <p class="ql-block"><b>  还有一个原因,今年天气格我热,稻谷早熟了,前两个星期的周末,一向善良勤快的妹夫和我已回去帮忙把稻谷收割了,连谷也晒好了,早已颗粒归仓了。否则的话,是非去不可的。</b></p> <p class="ql-block"><b>  也许有人会说:再怎么忙,那中秋节那天应该是空闲的吧?怎么没有回去看看父母双亲?是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b></p><p class="ql-block"><b> 对。这正是我想说的。也许是吧。</b></p> <p class="ql-block"><b>  中秋节,是中国人除了除夕之外,最大的团聚之日,理应全家团聚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的。毕竟我一家人都是黎明百姓,离老家又不远,当然要回去的。可那天,有老表家的孩子“初度”———过周岁,老爸老妈作为长辈,去喝喜酒了。所以我和妻子儿女才没有回去。当然,我也不好和父母去那里喝喜酒,不太合适。</b></p> <p class="ql-block"><b>  毕竟第一次过节没回去,没有和爸妈在一起,心里空落落的。连吃饭也不香,睡觉也不踏实,真的是寝食难安呀。正应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话:“每逢佳节倍思亲。”</b></p><p class="ql-block"><b> 这一整天,楼上楼下,来回不知跑了几趟。邻居们大多都去乡下老家或去丈母娘家了,想找个聊天的伙儿都难。实在无耐,便翻开手机,看看有关中秋的视频,还仔细看看有关《滕王阁序》《红楼梦》的视频讲座。它们时长都较长,也很精彩,比较吸引人,总算把这一天的时光熬过去了。晚上,和老家的兄弟和晚辈几个玩了一下,心里轻松了些许。</b></p> <p class="ql-block"><b>  这一天,我对“父母在,家就在”“家有老,是个宝”这几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对那些没有什么“家”的概念的人难以理解。有父母不好好孝敬,有妻子老婆不去关心,这怎么做得到?他的心里装的到底什么?</b></p><p class="ql-block"><b>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