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年古县临清,探聊城山陕会馆

闫晓旭

<p class="ql-block">  十一假期,旅游奔向山东省西北部的临清市。</p><p class="ql-block"> 临清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临清是联合国2006年认定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西汉初年即设县制,公元330年改称临清。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富庶甲齐郡”。 </p><p class="ql-block"> 临清作为京杭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有保存完好的中洲古城,以及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宝塔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和11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代文学家谢榛 、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 、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 等,都是临清杰出人物的代表。临清还是武训兴学所在地、山东快书诞生地 、《金瓶梅》故事重要背景地。 </p><p class="ql-block"> 十一假期连续的阴雨天影响着秋游,但还是怀揣着寻古问今的奢望,从青岛来到了千年古县临清。10月4日上午,是难得的好天气。一早就来到了运河边,沿着运河去探寻鳌头矶、钞关等古迹,了解与回望明清以来的那段历史,观赏今日临清之貌。</p> <p class="ql-block">  运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大众公园</p> <p class="ql-block">  独占鳌头的运河老街</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中洲运河历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临清一一故事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 :</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p> <p class="ql-block">  众多的临清方言,很有历史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运河钞关的地理位置,周边的街、巷、胡同的名称,十分接地气,有着深厚的历史缘渊。</p> <p class="ql-block">  众多疑难文字</p> <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一一临清运河钞关</p><p class="ql-block"> 钞关,一个陌生的古老名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钞关通宝,富庶甲齐郡。</p> <p class="ql-block">  经过书局</p> <p class="ql-block">  看过文字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清早的钞关,大红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  逛了古街区再进入临清运河钞关</p><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老城区内明代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 </p><p class="ql-block"> 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宣德十年(1435年)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万历年间征收税银八万三千余两,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p><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钞关的历史价值在于,是研究当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明代万历年间王朝佐反税监斗争的历史见证,还是著名小说《金瓶梅》中多次描写的重要史迹。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的钞关官吏</p> <p class="ql-block">  临清运河钞关为一组建筑群,自运河而西依次为河口正关、阅货厅、“国计民生”坊、关堞、仪门、正堂等。南北三进院落,置设穿厅、船料房、鼓铸坊等,占地四万平方米,厅堂坊舍室四百余间。现存两进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主要古建筑为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等80余间,面积六千余平方米。建筑大都为硬山建筑,青色灰瓦屋面。</p> <p class="ql-block">  公堂遗址</p> <p class="ql-block">  巡栏房遗址</p> <p class="ql-block">  长卷在墙</p> <p class="ql-block">  文字与图片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发票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清代发票</p> <p class="ql-block">  民国发票</p> <p class="ql-block">  解放区发票</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发票</p> <p class="ql-block">  全国统一发票</p> <p class="ql-block">  要了解临清吗?</p><p class="ql-block"> 以下的介绍简明扼要:</p><p class="ql-block"> 运河名城一一临清</p> <p class="ql-block">  漕运咽喉</p> <p class="ql-block">  商业都会</p> <p class="ql-block">  军事重镇</p> <p class="ql-block">  运河要关</p> <p class="ql-block">  天下粮仓</p> <p class="ql-block">  室内的历史情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钞关报税流程</p> <p class="ql-block">  税收概况</p> <p class="ql-block">  鳌头矶</p><p class="ql-block"> 临清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吉士口街170号,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遗迹点。 </p><p class="ql-block"> 鳌头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其前身为防止洪水冲刷的石坝,后在堤坝上建道观弘润庵,乾隆年间又建登瀛楼,逐渐形成如今的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鳌头矶是运河漕运枢纽,文人骚客常登楼远眺,留下“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的盛景。它见证了运河的兴衰和发展,是研究明清经济、文化、水利的珍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鳌头矶位于元代运河会通河与小运河交汇处,系为防止洪水冲刷而建的一座石坝,因其形状酷似鳌头,故得名鳌头矶。</p><p class="ql-block"> 以鳌头矶和其上的一组古建筑群形成了古色古香、风光旖旎的运河风光,素有“鳌矶凝秀”之誉,为古临清16景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这组古建筑群,大门为一阁楼式建筑,楼为方形,青砖砌垒,拱形门,额书“独占”二字,为明代书法家、临清人方元焕题,意为“独占鳌头”。</p><p class="ql-block"> 楼上为阁,三间歇山顶式,阁楼悬蓝底金色“鳌头矶”匾额,</p><p class="ql-block"> 昔日北方最大的商埠码头临清,如今运河之中早已没有了舟撸争渡,但鳌头矶沉淀的运河文化,永远镌刻在了它斑驳的青砖里!</p> <p class="ql-block">  《过鳌头矶》</p><p class="ql-block"> (明)李东阳</p><p class="ql-block">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p><p class="ql-block">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p><p class="ql-block">折岸惊流此地回,涛声日夜响春雷,</p><p class="ql-block">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 。 </p> <p class="ql-block">  登瀛楼</p> <p class="ql-block">  运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  考棚赏门</p> <p class="ql-block">  县治遗址</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大宁寺</p> <p class="ql-block">  胡同旧屋</p> <p class="ql-block">  街道</p> <p class="ql-block">  古商铺旧址</p> <p class="ql-block">  从运河边古迹处转到了宛园。</p><p class="ql-block"> 临清的宛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一家“江南古建,水乡风格”的苏式文化景观园林。 </p><p class="ql-block"> 园内汇集众家名园精华,布局精巧,疏密得当,移步易景,曲径通幽。砖雕、木雕、泥塑、青砖灰瓦及假山构筑均出自苏州工匠名家之手,奇石遍布,尽显太湖石、灵璧石的灵秀气息。亭台楼阁全部采用榫卯衔扣,结构稳定,精致美观,体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相融合的设计意境。</p> <p class="ql-block">  如此亭台楼阁,大规模的苏式园林,疑似江南水乡的古镇风光。山东之少见,北方之少见。</p> <p class="ql-block">  舞台表演(含临清发源地的山东快书)</p> <p class="ql-block">  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  隔窗听竹</p> <p class="ql-block">  隔窗观景</p> <p class="ql-block">  无人机高空拍摄的宛园</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临清的半日游,直抵聊城 </p><p class="ql-block"> 山陕会馆</p><p class="ql-block"> 聊城山陕会馆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清代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兴建的神庙与会馆结合体,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嘉庆十四年(1809年)建成,历时66年,耗银六万余两。</p><p class="ql-block"> 会馆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为三进院落,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过楼、戏楼、大殿和春秋阁,南北两侧有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等,共有房屋160多间。</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有:山门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柱础为圆雕狮子。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歇山式,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檐下有透雕木质额枋。大殿是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正殿为关帝殿,供奉关羽,檐柱刻有歌颂关羽的楹联,殿内木雕、彩绘精美。春秋阁为二层三间单檐歇山顶式建筑,是纪念关羽夜读《春秋》之处,也是商人议事场所。</p><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以木雕、石雕、砖雕“三绝”著称。木雕如大殿屋檐横梁下的核桃木透雕,有“二十四孝”等故事;石雕中的石狮通高3.25米,须弥座雕刻精美;砖雕采用多种技法,构图对称,蕴含山陕商人的商业理念和价值追求。</p><p class="ql-block"> 山陕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商业史、经济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以及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无人机飞一飞聊城古城</p> <p class="ql-block">  戏楼上精彩纷呈的京剧表演</p> <p class="ql-block">  观众亦如醉如痴</p> <p class="ql-block">  春秋阅</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  殿内一角</p> <p class="ql-block">  阴雨已至,鲁西北旅游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