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有人敲门,是楼上老丁家女人和闺女来“约请”。所谓“约请”不是以前送请贴,现在是一个小纸盒子,里边装着瓜籽和糖块,盒子用红绸丝系一下,就相当于礼贴。</p><p class="ql-block"> 女人告知:闺女要结婚了,阴历八月十二、十三吃大锅饭,家里就不要做饭了,八月十四是正事儿。 </p><p class="ql-block"> 噢。因为还有好几天,我把日期记在一个纸条上,放在桌子显眼处。以免遗忘。 </p><p class="ql-block"> 老丁是个很讲究的人,平时不阴不阳,遇事较真。他约来家政把楼道里外清扫个干干净净。都知道,楼道是共有的,平时才没人专门打理呢。</p><p class="ql-block"> 我是住在一楼,平素走后面小院子里的门,是很少从前面进出的。楼道里的卫生大略与我无关,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把单元门的对联贴起来。不过这一贴就贴了二十五年,似乎整个单元十二户只成了我的事。</p><p class="ql-block"> 城里办事吃大锅饭菜,是通过“红事”中介人牵线。从乡下引进专门从事“红事”业务的大锅厨师。可以全承包,也可以半承包。“全承包”也就是主人只出价钱,大锅厨师负责一手操办饭菜;“半承包”就是主人自己采购主副食和蔬菜,厨师只管烹饪。</p><p class="ql-block"> 老丁家的大锅饭究竟是全承包还是半承包,没人过问。老丁是个很会算账的人,他不会吃亏的。每天上午和下午,邻里的女人们都过来大锅边帮忙,比如捡菜、剥蒜、折豆角、洗土豆等等,只要能插上手就干。</p><p class="ql-block"> 我和田老师也来给老丁帮忙。做什么呢?比如女人们折出一大堆大葱叶子,还有刮下的土豆皮,踩在脚下既滑又脏,我把它清扫干净;接线拧灯泡;桌子上的薄塑衬膜我帮助铺展好。有事就干干,没事就坐着。坐着是坐着,老丁可没给一支烟抽——哪怕只是礼节性地让一下。我这就蒙了,是老丁不抽烟呢?还是老丁知道我们不抽烟呢?不过,老丁炫耀说:“光猪肉比那两家也多出好几百呢!”</p><p class="ql-block"> 大锅饭,我们该吃还是吃。</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四日,就是正事儿了。对面楼老宁家刚办完婚事,奢华又大气的红灯长廊依旧耸立。老丁说:“就用他家的了,省事。”</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真是个好办法。两家相隔一天办婚事,老宁家可是花了大价钱搭的婚廊,事后还要耸到第三天才拆掉。可人家老丁就偏偏赶上了这个时间,无需再搭。不花钱就用上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嫁闺女就简单些吧。前面老宁家喜廊“门楼”上装了一幅大门匾“宁府大吉”,老丁换都不换,也用了“宁府大吉”这个匾额。外人也不看,都以为是老丁家搭的红廊。</p><p class="ql-block"> 半晌时分,祭祖仪式结束,老丁夫妻在“宁府大吉”门匾下送走车辆,婚礼从而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