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7日,中秋的清辉尚未完全散尽,汉中汉棠春晓叠院的石板路上,已印下一串特殊的足迹。恰逢假日,汉中文化界的领军人物王蓬、黄建中、丁小村、刘清河等60余位贤达齐聚。一场名为“春晓秋暝·墅院清话”的清秋雅宴,正等待着与他们相遇。</p><p class="ql-block">今天,应邀而来的汉中文化各届人士有王蓬、王耀、黄建中、丁小村、刘清河、马俊惠、王景元、王维宾、李青石、杨建民、吳宝恒、杨钧、李丹、石秀全、李富安与陕西理工大学首任校长何宁,正高二级名医王连志,古建专家卢慧杰,留坝老街策划师严建华,现居汉中的河南女作家卢雅萍,由京回汉的《迷失的天汉》主创周卓民,以及王袖珍、赵红、刘昱春、宁慧平、罗枫、屈秀萍等60余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院风雅,尽在细节</span></p><p class="ql-block">“汉棠春晓”坐落于汉中市区南团结街南段与汉宁路交汇处。当日午后,阴雨多日的天空骤然放晴,阳光穿透叠院的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中辉实业董事长侯贵平身着便装,热情引导来宾。“你们看这窗棂纹样,是仿宋式风格打造。”他指着一处雕花,语气中满是自豪。</p><p class="ql-block">来宾们放慢脚步,目光掠过白墙黛瓦,定格在院中精心修剪的草木间。几株桂树吐露芬芳,与墙角翠竹相映成趣。“每栋房子的朝向、开窗都反复推敲,既要保证采光,又要藏纳景致。”侯贵平的介绍,让众人对眼前的建筑更添敬意。老画家严建华忍不住掏出手机,对着院中的桂树连拍数张,赞叹道:“这院子有灵气,是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席清话,情真意切</span></p><p class="ql-block">地下车库早已布置得温馨雅致,暖黄灯光取代了往日的清冷,悠扬的爵士乐《My Funny Valentine》在空间中流淌。“今天不谈生意,只聊艺术与生活。”主持人黄建中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位汉上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在阐明活动主旨后,逐一介绍到场嘉宾,风趣幽默的风格赢得阵阵掌声。</p><p class="ql-block">侯贵平走上台,没有冗长的客套话,只以“一个陕北后生”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当年从美院毕业,揣着画笔闯汉中,就想把对美的理解融入房子里。”他提及打造“汉江新城”的初心,也说起建造“汉棠春晓”的执念——“我想造一座好房子,就像用画笔在纸上勾勒理想的家。”话音未落,台下便响起真诚的掌声。</p><p class="ql-block">汉台区作协主席宁慧平率先发言,她用四个词、四句诗分享观感:“安全”——“安得广厦千万间”;“舒适”——“闲敲棋子落灯花”;“绿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智慧”——“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她说,我们在此品鉴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君子之道,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东方哲思,更是美好安居的新样板。随后,王耀、吴宝恒、马俊惠等嘉宾纷纷发言,从建筑美学谈到文化传承,从生活理想聊到城市发展,话语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著名作家、汉中文坛领军人物王蓬总结时,特意看向侯贵平:“你用画家的眼睛做房子,让汉中多了一处有文化的栖居地,这比什么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味乡愁,一曲情深</span></p><p class="ql-block">座谈的余温尚未消散,一股浓郁的香气从角落飘来。工作人员端上一锅陕北横山羊肉,汤汁翻滚,香气扑鼻。“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手艺,大家尝尝!”侯贵平笑着招呼众人,仿佛回到陕北窑洞,与老友围炉而坐。</p><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侯贵平拿起话筒,一首《泪蛋蛋掉在酒杯里》脱口而出。高亢的陕北腔调中,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与对奋斗岁月的感慨。台下嘉宾听得入迷,有人轻声跟唱。最后,马俊惠起身,以一曲深情款款的《一壶老酒》压轴,“喝一壶老酒,让我回回头……”熟悉的旋律中,众人举杯相碰,将雅集的温情推向顶点。</p><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暮色已悄然降临。来宾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有人说:“这不仅是一场聚会,更是一次文化与生活的对话。”侯贵平站在叠院门口,望着大家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期待——他知道,汉棠春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老悟,真名伍宏贤,汉中退休诗人,擅大型文艺活动策划,热心公益文化志愿服务。偶作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