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的守望与新生

Anna

<p class="ql-block"><b>通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日记</b></p><p class="ql-block"><b>徐锦/晴/2025年10月8日</b></p><p class="ql-block"><b> 故事六十四《九个月的守望与新生》</b></p><p class="ql-block"> 当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划过,2025年9月25日早上7:59分成功预约到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三楼B区夏天教授10月8日的号时,窗外正飘着细密的秋雨。</p><p class="ql-block"> 雨滴顺着玻璃窗蜿蜒而下,通羊河畔旁的街景晕染成一幅朦胧的水墨画。这一刻,心中涌起的不仅是赴约的期待,更是一场与过去九个月时光的深情对望。</p><p class="ql-block"> 术后九个月的右手,将我带入了康复路上最艰难的瓶颈——旋后角度停滞不前,那是一座单凭意志与汗水已无法逾越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前路或许是又一次松解手术,今天就是让我忐忑的八号,像奔赴战场的战士。但关于夏天教授,关于这九个月的所有记忆,却如这窗外的秋雨般,温润而清晰地漫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记忆的扉页,定格在2024年12月31日的上午。冬日的阳光如同通山百花园提炼的金色蜂蜜,透过协和病房明亮的玻璃窗,温柔地铺洒在洁白的床单上,也勾勒出夏天教授微胖而亲切的轮廓。</p><p class="ql-block"> 他带着医疗小组走来,步履从容。病房里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却奇异地让人感到安心。</p><p class="ql-block"> 他俯下身,轻轻托起我剧痛的右手,那一刻,窗外的喧嚣仿佛瞬间静止。后来我才知道,这双温暖而稳定的手,不仅主攻创伤骨科,擅长各类复杂重症骨折损伤,更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并随湖北省医疗队赴西藏援助。</p><p class="ql-block"> 他凝视的眼神专注而深邃看着骨片,再看看我的右手,仿佛能穿透皮肉,直视骨骼的真相。还未等我描述,他便已精准地道出和模拟受伤现场的瞬间,那源自无数临床经验的神乎其技的判断,让疼痛中的我仿佛看到了一束光。</p><p class="ql-block"> 当周围响起赞叹,他腼腆一笑,那笑容在冬日的暖阳里,显得格外真诚与温暖。他简练的话语“尽快安排手术”,如同一个郑重的承诺,为我在寒冬里点燃了第一簇希望之火。</p><p class="ql-block"> 1月6日的术后的痛彻心扉,泪不自觉流整夜无法合眼,右臂几根武汉热干面似的管子跟蜘蛛网样交织着,止疼棒没停流过,以前听骨科医生说骨痛的尽头是精神病,果真如此!</p><p class="ql-block"> 1月7日的病房,我守望着清晨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光洁的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我仍深陷于术后疼痛的深渊。夏天教授再次走来,他的白大褂在阳光下显得一尘不染。他来到床边,声音放得极轻:“动一下手指。”我拼尽全身力气,回应他的却只有食指的微微颤抖。</p><p class="ql-block"> 他坚定地看着我:“我知道很疼,但再疼,都得有空就动手指,慢慢往握拳努力,加油!”那句“加油”,如同穿透厚重云层的微光,为我那片黑暗的世界标注了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每月六号的复查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二月,早春的玉兰花含苞待放。他带着手术后的疲惫,却目光有力地指导我下一步康复。</p><p class="ql-block"> 三月,春风和煦,诊室绿植冒出新芽。当我因手臂不听使唤而痛哭时,他耐心示范,眼神充满鼓励。</p><p class="ql-block"> 四月,阳光渐暖,他为我的角度停滞而焦急,亲自示范手法。这种急切,是一种深切的负责。</p><p class="ql-block"> 五月,初夏的阳光透过百叶窗,他看到弯曲角度的进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他在复杂关节周围骨折、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的矫治方面拥有核心技术,他的肯定让我相信泪水和汗水没有白流。</p><p class="ql-block"> 六月与七月,盛夏蝉鸣中,右手旋后和弯曲停滞不前,且右臂膀的粘粘和损伤疼痛夜夜折磨!他与我定下“三月之约”。诊室清凉,他的话语却充满热度:“手是你自己的,加油!”</p><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约定,我度过了炼狱般的三个月。当臂膀因摔时损伤积液和滞留期的粘粘而痛不欲生时,选择了干扰电和射频治疗、冲击波,超声波,针灸,熏蒸,关节松动推拿等,我从夜不能寐到刚刚能安然入睡,这不仅是身体的恢复,更是心灵的跨越。我学会了接受不完美,重塑了一个更坚韧的自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赠夏天教授》/徐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夏露润枯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天心正手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教言铭痛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授我向阳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如今,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夏天教授每一次精准的判断、简短的鼓励、甚至是焦急的叮嘱,都如同沿途的灯塔,照亮了我这段艰难又充满温情的重生之路!我即将再次走入那间熟悉的诊室。这位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的医生,用他精湛的技艺和纯粹的仁心,让这场长达九个月的守望,成为我生命中最深刻、最细腻的治愈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