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6日出差沧州参会,按计划行车当日往返。上午约10点半到达沧州,距下午会还有3个小时的时间。搜周边十几分钟的车程到沧州大运河博物馆,沧州在我的认知中总想到三个词:铁狮子、沧州武术和林冲发配,还没有与大运河相关过,决定前去观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到了大运河博物馆,停车场内车很多,将车停在了车场的最里侧。来到博物馆前的广场,看博物馆灰黑色的正门,很显庄重典雅,进博物馆不需要买票,现场扫码登记进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进入馆内注意到左侧墙壁上的展柜内挂着一长卷清代运河图,描绘了北起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南到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运河沿途的州县、山峦、闸坝、湖泊、河流等地貌。看到南北通州想起乾隆与纪晓岚的对联典故,乾隆出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纪晓岚对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自己在游览张家口鸡鸣驿慈禧逃难处时,曾感慨清末的衰败耻辱,化用了乾隆纪晓岚的这副对联,成联为“南割地北割地南北割地割南北,东赔款西赔款东西赔款赔东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柜内运河图下方是中国历代钱币展,注意到原认知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铲形币被标为布币,看展牌说明依然不解名称缘由。查百度丰富了认知:原来中国人把货币成为“钱”,是因为货币的形状源于古代农具“钱”和“镈”,而在金属货币前,曾用麻布做为交易媒介,铜币出现后,“镈”与“布”音相近,故称“布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民国银元在认知中想到的就是“袁大头”,看展柜中还有孙中山银元。查百度除了这两种中央版银元,还有地方版“袁大头”和民国几位总统的纪念币银元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选择走廊左侧展室顺时针参观,首先看到的是大运河历史全面的图片介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如今的大运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京杭大运河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实隋唐时期大运河的重心是洛阳,而不是元明清时期的北京,且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以后历朝历代不断修缮扩建,从而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柜内有一幅运河经过沧州的画卷,注意到沧州青县域内有盘古庙,作为中国神话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为什么庙在沧州青县呢?查百度:青县盘古庙始建于元朝1278年,因盘古定居传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注意到图片中沧州一段运河河道多弯曲,说明为弯曲河道以降低水流速方便行船和防洪,另使用了糯米浆为建筑材料,提高了坝体的牢固程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运河文化部分,有柳永的《晓风残月》。上学时《雨霖铃》是必背的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唉,我现在不喝酒,解忧时多一个人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转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展厅,墙上有沿途非遗文化浮雕。进入内厅,迎面是北京兔爷塑像,后面是老北京市井人物和门店展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厅内有老北京民居书房、客厅和闺房的布局展示,虽然我很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但家居还是喜欢现代风格。在一餐桌上有老北京火锅宴,看到了自己在介绍公司产品时常说的“宫廷火锅调料三宝”:红腐乳、韭菜花和芝麻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往里走看到天津街景建筑,我明白了这是沿运河由北向南展示。前年我去过天津古文化街,印象深刻的不是古建,而是天津美食。听天津人自己说:“到天津没嘛好玩儿的,你就是吃,一周早点不重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有一间厅内投影播放着天津相声,想起马三立那句词:“生书熟戏听不够的曲艺”,天津美食和曲艺是我认知中最代表天津的文化名片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过了天津就到沧州了,展厅中央有铁狮子和武术、杂技塑像,铁狮子是常被网友诟病专家保护文物失败的案例。查百度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时期,距今已一千多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在八十年代由于专家的不当保护致使腿部开裂而毁损严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看到孔子的塑像知道这是进山东了,在一舞台上有投影的泰山皮影戏,认知中皮影是唐山的地方文化,原来山东也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看到安徽河南的非遗文化展示,知道这是到了隋唐运河段,展柜中河南汝瓷和钧瓷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展厅内有一艘木帆船,这种船由隋唐到明清应是大运河中主要的船型。想起儿时老家村里发洪水,村内有一艘大木船停在水里,我们几个小伙伴玩水,偷偷把船撑走了,哈哈,后来村长带人划船追我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江苏非遗文化展区关注到一台织布机,想到清代剧中常提的江南织造局。查百度清代江南织造主要有三处,分别在南京、苏州和杭州,曹雪芹家族累计掌权江南织造近六十载,《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设计参考了织造府园林,呵呵,《红楼梦》中有多少故事是源于曹雪芹家族往事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浙江非遗文化展区,看到龙井茶的制作技艺和乌篷船,在读《徐霞客游记》中常有他坐着这种棚船走水路游浙的记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转到沧州非遗文化展厅,沧州落子和哈哈腔这种地方戏都是第一次知道。沧州吴桥杂技世界闻名,印象中现在的吴桥杂技节已是世界性的大型杂技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看到泊头火柴厂,想到小时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泊头火柴,生火做饭,点灯烧腊都用它。展柜内的印模也很熟悉,儿时用它玩泥巴,把泥巴压实在花鸟人物等的模子中,做饭后埋进灶灰中烧,烧好再扒出来,就成了展柜中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到二楼展厅,墙上有一长幅画卷,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杨画的《姑苏繁华图》。展牌介绍:画长十二米,画中有人物一万两千余人,近四百只船、五十多座桥,二百多家店铺,两千多栋房屋,呵呵,这不亚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二楼的一展厅为“大运河非遗玉雕馆”,展出的玉雕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美玉壶和山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上到三楼这里有一沉浸式体验厅,站在厅中间,四周墙上和地板上都投影播放着运河沿途各地方的场景,在不断变化的光影世界中,沉浸体验着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重回到一楼,这里有一庙会展卖,主要是本地特色的纪念品。此时看时间近中午十二点半,结束观览,决定就近找家餐馆,吃饭后去见客户参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