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棠山摩崖造像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乡境内的海棠山,是清代藏传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东方石刻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众多的摩崖造像:</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始凿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章嘉活佛率弟子发起,历经数代活佛传承,是藏传佛教在东北地区传播的重要见证。造像群与普安寺(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伴,曾是藏传佛教黄教在东北的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初期规划1449尊,现存267尊,分布于山腰至山顶的花岗岩壁上。</p> <p class="ql-block">以宗喀巴造像为中心,依密宗仪轨排列,形成完整的坛城体系,体现宗教教义与艺术构思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这儿…迎客松的背后爬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蒙、藏、汉等民族文化融合的实物例证,反映了清代边疆地区的宗教与社会风貌,对研究藏传佛教传播、民族融合及石刻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