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幹飯盆</p><p class="ql-block"> 為了不浪費國慶高速的免費,儘管我有密集恐懼症,還是選擇了出行,打開手機地圖,選來選去,感覺還是向北方行,人可能會少,膩好了正北方的阿爾山路線,看網上報導那邊的葉子都有些落了,馬上修改拐向東北方,首先選中了去年去過的溫泉,依溫泉為據點,再向周邊尋找,幹飯盆映入了我的眼簾,這個並不陌生的名字,曾經是戶外人的天堂,正值紅葉季節,我決定去哪裏看一看。量了一下距離,第一天決定去一個看葉子的地方,四方頂子,網上正在熱炒,五個人,一輛車,很快就成行了。</p><p class="ql-block"> 避開國慶節的第一天,2號的車果然少了,一路順風,中午時分抵達四方山楓葉谷,這裡並不是網上熱炒的四方頂子,好在沒有門票,沿著一條溝,一路的攀升。</p><p class="ql-block"> 溝裏並沒有太驚艷的風景,往下走的人有80%沒有走到盡頭就下撤了。猶猶豫豫之間終於遇到了衝峰頂下撤的人,都說上面風景非常美,一下子就增加了夥伴們的信心,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攀爬,我們終於登上頂峰,山上的楓樹紅得正是時候,登上觀光塔,四周的風景盡收眼底,遠處的山坡很像蛤蟆壩的遠山,紅綠一片,真是美極了。</p><p class="ql-block"> 盡享這片紅綠一個多小時,看天色漸暗,我們才依依不捨的下去,不知哪裡來的四匹黑馬我悠閒的吃著草,在紅楓樹下無拘無束的吃著,旁若無人的樣子,有點讓人不捨得離開。</p><p class="ql-block">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到達了白山市,一房難求,幾乎所有的旅店都爆滿,價格也翻了幾倍,好不容易住下,一睜眼,天邊隱隱露出了曙色。</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看天氣不錯,我決定去第二個景區幹飯盆,車上我們開始討論幹字是應該讀一聲還是四聲,我覺得讀一聲更順口,但問了路邊走路的當地人,說是幹活的幹四聲。</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道路兩旁高大的樹木吸引了我,有松樹,白樺樹,但紅色的葉子卻大多是㰗樹,偶爾也會看到一顆黃色的銀杏,遮天蔽日的,醉美了秋天。</p><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個小時的響路,幹飯盆終於到了,她真是一位躲在深閨中的美人,到處是高大的樹木,松樹,白樺樹,槭樹,又高又大,偶爾會有一顆低矮的楓樹,這裡是真正的原始森林。</p><p class="ql-block"> 嚮導說,徒步五個小時才能看到所謂的幹翻盆,帶路費每人400元,夥伴們躍躍欲試,但大家昨天剛爬了一座山,今天對五個小時的山路有點打怵,最後一致決定走到哪兒算哪兒,還是慢慢的享受大森林吧。</p><p class="ql-block"> 沿著一條前人踩出的小路,路邊的樹上還有景區工作人員劃出的紅色路標,但走著走著路標不知什麼時候就不見了,上邊下來的人也只是走了一段感覺累了就往回走了,沒有盡頭。</p><p class="ql-block"> 參天的大樹,負氧離子爆表,美女的開始拍美照了,大森林說不盡的美,這種野性的原始森林在國內也不多見,讓人目不暇接,隱俊不棄。經過三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盆沿,前邊開始了下坡,茂密的大森林,據說這裡有磁場,很容易迷路,美女們又開始猶豫了,雖然美景無限,雖然心有不甘,雖然這裡是那麼的美,我們最後還是放棄了繼續前行。</p><p class="ql-block"> 雖有遺憾,但我暗下了決心,還會再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