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阿那亚艺术中心

海涌岚浮

<p class="ql-block">  在阿那亚小镇南区,建筑设计师锡恩和胡如珊夫妇为阿那亚设计了艺术中心,他们把对建筑、大海、对生活的丰富感受融入其中,让艺术与自然、与生活在这里彼此共鸣。该座建筑艺术品,安静、简洁,以深沉的气质融入阿那亚小镇广场的建筑群之中,黑色与白色的反衬,并不显得突兀,反而与周围的建筑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凸显了小镇建筑群的独特风格。艺术中心独特的立面设计、镂空的窗、建筑底部露天的圆形剧场、内部廊道设计、螺旋式路径,让人在建筑之中,会有持续的视觉感受,像一次艺术的旅程,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秦皇岛黄金海岸社区内,如恩设计团队受阿那亚开发商之邀,打造了一座别具一格的艺术中心。这座艺术中心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空间的一次革新,更是对公共空间与艺术界限的深度探索。</p> <p class="ql-block">  阿那亚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与建筑特色。建筑师利用不规则五边形体块和圆台空间,创造了一个集观赏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艺术中心。建筑外立面采用三维立体方砖,内部则设有环形坡道和下沉式阶梯剧场,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整体是五边形结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渤海海水呈现季节性的变化:夏日里,它蔚蓝而宁静;而到了冬季,则会在表面结上一层薄冰。艺术中心的概念设计汲取了这一自然现象的灵感,旨在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融入建筑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赞阿那亚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 几何凝诗筑艺魂,灰黑水泥雕天痕。一孔圆洞吞云气,满壁棱格锁月魂。</p><p class="ql-block"> 建筑与光相共舞,思潮同美自长存。阿那亚处藏灵境,叩问时空艺术门。</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正面</p><p class="ql-block"> 阿那亚艺术中心建筑外立面是由混凝土构件组成。通过简单复制的阵列手法,把这些一个个的构件铺满五面墻体。但简单整齐的手法还是散发着独有的高级感。这些构件也界定了整个建筑的模数。</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的背面</p><p class="ql-block"> 建筑底部还做了一些大体块的处理,让其与构件形成大小上、纹理上的疏密对比。细看底部的这些体块,会发现它的尺寸是构件模数上部的倍数关系。其分缝线条也是遵循着模数的关系,严谨对齐。凸起的建筑窗户也遵循着模数跟大体块的规则,有意思的是窗户体块还加入了一些排线的手法,增加纹理的对比细节。</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的一角</p><p class="ql-block"> 面构件镜像处理:细看墙面的这些构件,会发现相连的两个建筑面的构件会做上下镜像的处理。让光影在两个面上做出不一样的纹理,丰富细节。这种通过丰富纹理细节的简单手法,是我们常说的好看。</p> <p class="ql-block">  外墙上的告示标志:卷宗;书店。</p><p class="ql-block"> 从这张特写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艺术中心的外墙是用黑色水泥加黑白两色石子砌成,是少见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一层的一个展室,可以看到里面展示的是“盒子”、“建筑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  下沉式底面圆形剧场。不用时可以注水,夏呈海蓝,冬现冰白,尤其是从顶部圆孔口下雨时的雨滴落入池中,更是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美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  这种晚上只有不同大小的窗户发出金色亮光的效果,要比整体外墙打上亮光的效果要更有吸引力和艺术性。这种设计理念值得称道。</p> <p class="ql-block">  借用了一张网上照片:从室内通过这种小窗组成的大窗射进来的光线以及看到室外的景观的效果,让人觉得在这座阿亚那艺术中心里,无处不显示着浓郁的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阿那亚艺术中心入口,清楚地看出主要墙体是以黑灰色水泥预制件构成。</p><p class="ql-block"> 墙壁上的喷涂画分别是“谁忘了村庄”展与“让她降落”展。</p> <p class="ql-block">  进入艺术中心门庭后,顺时针方向旋转楼道的入口。木门上写个“拉”字,玻璃隔扇上写有: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周二闭馆</p><p class="ql-block">9:30 - 19:30</p><p class="ql-block">最后入场:19:00</p><p class="ql-block">导览时间:14:30。</p><p class="ql-block"> 进门后左侧是“服务台”,直行是1~5展厅及天台。</p> <p class="ql-block">  环形坡道设计</p><p class="ql-block"> 围绕着中庭设计了一个螺旋上升的环形坡道,环形坡道将每一个展览空间串联起来。艺术中心成了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外观略显厚重。其实这个构造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太行山的“挂壁公路”,就是隔一段开一个“窗口”,起到通风与观赏的双重功能。</p> <p class="ql-block">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清旋转楼梯与中心空间及周围空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建筑师巧妙地利用开窗打破了秩序的桎梏,建筑的外立面则由大量定制的三维立体方砖排列构成,如黑色铆钉般棱角分明,组成了一种新的秩序。在斜阳的映照下,阴影变化多端。</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内部螺旋式结构。这是站在一层往上拍的二层、三层等结构。</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建筑设计理念</p><p class="ql-block"> 首先,建筑师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基地面积,拉起了一个不规则的五边形体块,然后在中心位置凿出了一个圆台空间,并在底部构置了一座环形的下沉式阶梯剧场。接着将底部的圆形体量收缩,形成了一个倒置的圆台空间,底部遮挡使台阶不受雨水侵扰,顶部较大的洞口可以容纳更多的光线。</p> <p class="ql-block">  中庭圆形剧场介绍</p><p class="ql-block"> 建筑最出彩的是中庭圆形剧场内到最高天井空间。当人们注视着这个大尺度的纯白天景时,不禁让人产生严肃的敬畏感。环形连廊可以让人们在不同角度高度凝视这空间,得到不一样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往上看,倒置的圆台顶部的天空给这个建筑强调了视觉感官体验,通过视觉体验打造精神性空间。建筑表皮的纹理也延伸到了室内,成为室内的一部分。在环形连廊内也能感受到中庭倒锥形的形体,这种能在建筑内感受建筑形体的空间是我们常说的好看。</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一层旋转楼梯旁的窗口俯拍的下沉式圆形剧场,其一层层的供观众坐着观看的石头台阶是螺旋式上升的。</p> <p class="ql-block">  阿那亚艺术中心能够成为网红建筑,绝不仅仅因为它的高颜值,它的设计理念更为出众。建筑师以季节性的海水变化为灵感,试图将海水的自然变化囊括于建筑之中。中心的圆台神圣而宁静,白日阳光穿透,带来一种戏剧性的伟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雨时,雨水滴落在中间的水池(底部)泛起阵阵涟漪,充满水时是平静的水面,排水后又成了社区居民活动的聚集场所,于潮起潮落间,将观赏性与功能性糅杂在一起,给予了普罗大众与神对话的平台。最中心的排水孔与排水渠构成了一幅类似时钟的画面,随着潮水退去,时钟逐渐显现,与顶部投射的光影一起,无声地向游客诉说着建筑是承载时间的容器。</p> <p class="ql-block">  自然与建筑的融合,使得这一创新之举不仅优化了社区的环境,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共享公共活动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  这是艺术中心周边街道两侧的的以浅色外墙为主的住宅楼建筑,多为民宿,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住宿体验。</p> <p class="ql-block">  艺术中心的倒圆台空间的手机视频,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有诗赞曰:</p><p class="ql-block"> 圆穹倒扣接天青,雨落光凝一鉴澄。舞池盈水蓝如海,冬结冰花白似绫。</p><p class="ql-block"> 环道盘升犹挂壁,窗景渐展若披屏。中坛独立风云阔,海际天端意未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手机拍摄的阿那亚小镇南区的海边电影院与艺术中心外景。这些建筑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而且非要漂亮,与周边的城市建筑也非常和谐融洽,彰显了阿那亚这个以海边度假小镇为主的国家4A级景区的别具一格建设新理念。</p> <p class="ql-block">  当你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建筑的环形坡道中逐级上升,眼前的景色渐次展开,在动与静、张与弛的行游节奏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风景构图。站立于剧场中央,望来时路,经甬道见大海之无垠,望天又见天之高阔,至此,空间体验来到了高潮。我们不得不为这座充满传奇艺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计师和建造工匠们点个大大的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组照片与视频摄于2025 1004,编辑于2025100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