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是“熟人”的背后

罗璘

<p class="ql-block">打败你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p><p class="ql-block">国庆黄金周自驾皖南,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逃离高温下的赣州。</p><p class="ql-block">进入皖南,仍然热,但白天气温比赣州低二、三度,而晚上的气温则在25℃左右,还是比较宜人的。但是在5日晚进入浙江衢州后,温度又陡然变高了。10月6日天气预报显示,衢州的最高气温是39℃,而我车上仪表显示气温是40℃。知道的这是到了衢州,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非洲,我又不得不又逃离,回到江西赣州。</p><p class="ql-block">回到赣州,气温仍然是37℃,天气预报APP上,一周的天气气温仍然是一根直线。寒露已至,包括赣州在内的大部分南方地区,既不见寒,也不见露。说好的“秋高气爽”呢?老天爷啊,请尊重下秋天好吗。</p><p class="ql-block">刚才碰见一个生人,但转眼就变成“熟人”了,遍地都是“熟人”啊!天气一热,网上各种段子就出来了。“我与烤肉之间,只差一撮孜然”“到今天我才明白, 哪凉快哪呆着去, 真不是一句骂人的话 ,这绝对是最真挚的关怀, 最深藏不露的爱。”</p><p class="ql-block">如果记忆力好的话,中年以上的人都应该会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气候,九月开学季就变凉了,10月已经穿厚衣了,而乡下田间地头、屋前屋后草地上,已经开始有了白霜。大家最熟悉的一句话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可是雨在哪呢?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天气变得如此极端?问苍天,它不会告诉你,因为它就是同谋。问大地,大地也不会告诉你,因为它已经烤成了火炉,所以,我只能问Deepseek。</p><p class="ql-block">Deepseek告诉了我一大堆答案,但我只记得了“副热带高压”、地球变暖什么什么的。这“副热带高压”是高中地理上的知识,但是我已经把它还给老师了。但是“地球变暖”这一名词,我还是略知一、二,毕竟环保已经深入渗透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p><p class="ql-block">有关资料显示,地球一年比一年热。2023年、2024年,地球连续刷新“史上最热”纪录,全球平均气温首次超过了《巴黎协定》设定的1.5度临界点。虽然2025年能否再创新高还有待观察,但变暖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我们人类不能创造星球,但是可以毁灭星球、毁灭人类。保护好森林,控制好碳排放,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责任。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把“控制碳排放”喊得最响的西方,只是把这当成遏制中国崛起的手段,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国把环保作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在新能源、沙漠治理、绿化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在应对气候变暖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明确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家战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效等政策推动绿色转型。而西方尤其是俄乌战争后的欧洲,又在重启传统燃料,控制碳排放成为一句空话。</p><p class="ql-block">小区里的大妈们跳广场舞改时间了,凌晨四点就开始,问她为啥,她说:“再晚点跳,不是跳舞是跳油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喜欢,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心动2025的视角”,我们一起共享码字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