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八大处公园续篇:地藏殿、三山庵和大悲寺

王鹏

<p class="ql-block"> 图/文/王鹏</p><p class="ql-block"> 2025/10/07</p> <p class="ql-block">  10月3日,我们同学二人驾车来到西山八大处公园参观游览,上一篇已介绍了八大处的灵光寺(二处)。其他还有长安寺‌(一处,未开放),三山庵‌(三处),大悲寺‌(四处),龙泉庵‌(五处),香界寺‌(六处),宝珠洞‌(七处),证果寺‌(八处)。</p> <p class="ql-block">  众多古刹与自然景观完美交融的北京八大处,坐落于西山余脉的翠微山、虎头山、卢师山的环抱之中。这三座山峰宛如舒适的座椅,而八座古刹则巧妙地镶嵌在这座椅之中,宛如一屋之中的珍贵古董。</p> <p class="ql-block">  八座古刹分别创建于唐宋元明各朝,经历代重修,迄今古建筑群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灵光寺,继续上行,便到了地藏殿,这是一座独立寺院。 事后查阅资料才搞明白,这个地藏殿是灵光寺的附属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供奉地藏菩萨。</p> <p class="ql-block">  地藏殿的建立与卢师和尚有着深厚的渊源。在卢师山的传说中,地藏殿不仅是一处神圣的殿宇,更是卢师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殿外墙体雕刻二十四孝浮雕(如“刻木事亲”“哭竹生笋”),强调孝道教育。‌‌</p> <p class="ql-block">  十殿阎王浮雕墙,描绘地狱审判场景,旨在弘扬善恶因果与孝道理念。‌‌</p> <p class="ql-block">  作恶多端入地狱永不超生。</p> <p class="ql-block">  三山庵(三处)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清乾隆年间重修,山门面朝东北,是一座四合院落。</p><p class="ql-block"> 山门殿悬额“三山庵”;垂联“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p> <p class="ql-block">  正殿悬额“是大世界”,联题:“慈目静心法相;和风甘雨祥云”。</p> <p class="ql-block">  三山庵门外的这株古槐树树高11米,胸径1.1米,其主干向东伸展,尽显古树的古风古貌。 </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位于三山庵和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始建于辽金时期(相传为1033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增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建,康熙帝御笔赐名"敕建大悲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筑格局为三进四合院的汉传佛教建筑布局,依山势层层递升。现存建筑分别为山门殿、大雄殿、观音殿、药师殿;两侧为配殿。</p> <p class="ql-block">  钟楼。</p> <p class="ql-block">  鼓楼。</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两侧为十八罗汉塑像,传为元代雕塑家刘元用檀香木粉和细砂塑造,</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有三奇:其一为大雄殿内两侧供奉的的十八罗汉;其二为每个大殿正脊上雕刻的精美龙凤砖雕,令人叹为观止;其三为观音殿前的两棵银杏树,植于明代,树龄600余年。</p> <p class="ql-block">  药师殿是近年恢复的殿堂,内供奉药师佛及协侍。</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的美,不在于金碧辉煌,而在于它从容不迫的古老。它安坐在半山腰,不争不扰。</p> <p class="ql-block">  当你穿行于三进院落,在竹影、罗汉与古木间漫步,你会明白:真正的旅行,不是打卡奔忙,而是找到这样一处地方,让自己与历史独处,听风观云,内心丰盈。</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大平台上的长廊,可以休息可以观景。</p> <p class="ql-block"> 同学二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悲寺是八大处串珠成链的精彩一环,适合从灵光寺徐徐行来, 继续向上,还有更多古刹与风景等着你。 </p><p class="ql-block"> 古人曾评说“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