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院坝里火光跃动,映红了一张张笑脸。我们手拉着手,踩着节拍绕着篝火转圈,笑声混着鼓点在夜风里飘散。头顶的烟花“砰”地炸开,像一树银花洒落人间,孩子们尖叫着拍手,老人眯眼望着天,仿佛那光也照进了他们皱纹里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天是10月4日,中秋撞上了国庆,千盏村的忠模乡村民宿院坝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近百人聚在这里,有本村的乡亲,有从城里来的游客,还有特意赶回来的年轻人。没人讲究排场,大家就图个热闹、图个团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会开场是《千盏情》的暖场舞,跳得不算专业,但那份热乎劲儿一下就把气氛点燃了。接着是渝北区星光演艺团的节目,还有本地网红和文艺爱好者轮番上台。一首《欢聚一堂》唱得人心里暖洋洋的,巴渝风味的民族舞一出场,连台下的小孩都跟着扭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盏村歌》响起时,不少老村民不由自主的哼起来。那些关于田埂、溪水、老屋的歌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门。后来唱到《父亲》《母亲》《父老乡亲》,掌声一阵接一阵,不是因为唱得多好,而是因为唱进了心坎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委会代表在致辞里说,这场晚会不为别的,就为让大家多回村看看,多聚聚,把心拢到一块儿。忠模集团的人也讲了话,说乡村振兴不只是修路盖房,更是要把人的心气提起来,让传统文化在村里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阳光刚爬上屋檐,石臼边又围满了人。几位老人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年轻人抡起木槌打糍粑。糯米在石窝里翻腾,白气裹着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有人笑着喊“再打两下,要打得黏住心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顿早餐不讲究菜色,却最见情分。低保户、五保户的老人们被请到了民宿餐厅,桌上摆着刚出锅的糍粑、咸菜和热腾腾的米粥。忠模集团黄中模董事长也坐在其中,一边帮老人夹菜,一边讲着小时候过中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说:“过节不是看谁家饭菜贵,而是看谁家心里有人。”这话没多华丽,却让在座的人都安静了几秒。十多年来,他每年中秋都坚持请这些老人吃饭,不是作秀,而是把“团圆”两个字,实实在在地揉进了生活里。</p> <p class="ql-block"> 晚上的舞台搭在院坝中央,背景横幅上写着“千盏三新映桃缘 盛景村色韵荣光”,灯笼、山水、塔楼的图案在灯光下泛着柔光。三位舞者穿着红绿相间的传统服饰,裙摆翻飞,像三朵在夜风中盛开的花。她们跳的是巴渝老调改编的舞,动作不快,却带着土地的厚重与节庆的欢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舞台不再是舞台,倒像是从村史里走出来的一页。观众席上,有人轻轻跟着哼,有人举起手机录影,还有孩子模仿着舞步在后排悄悄扭动。</p> <p class="ql-block"> 台下的人群中,不少手里挥着小红旗。那红不是刻意安排的装饰,而是自发带来的。有人从包里掏出一面折得整整齐齐的旗,有人把它别在孩子帽檐上。当《我的祖国》的旋律响起时,红旗汇成一片微小的红浪,在夜风里轻轻起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演出结束前,《难忘今宵》的前奏一响,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没有指挥,没有排练,歌声却自然汇成一片。有人唱得跑调,有人轻声哼着,但那份不舍与温情,却在旋律里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舞台边的茅草屋静静立着,树影婆娑,灯光微闪。这场晚会没有明星,没有华丽布景,却有着最真实的情感流动。它不追求惊艳,只求让每个人走时,心里都揣着一点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月光如水,洒在归家的田埂上。篝火熄了,余温却留在了每个人的记忆里。千盏村的中秋,不在电视里的晚会,不在城市的霓虹,而在这一场场围炉而坐的相聚,在这一口口软糯的糍粑里,在这一声声“明年还来”的约定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细水长流的温情。可正是这些琐碎的暖意,让一个村庄真正活了起来,也让“团圆”二字,有了泥土的重量和月光的温度。</p>